阿里巴巴馬云:曾用6分鐘搞定軟銀孫正義
就像硅谷流傳著的著名的“餐巾紙”神話一樣:創業者在咖啡館的餐巾紙上涂涂抹抹,寫下自己的創業想法和商業模式,然后拿到了風險投資,阿里巴巴拿到第二筆投資的過程今天已經被渲染為一個“神話”。
馬云的這個“神話”是用6分鐘贏得孫正義4000萬美元的投資。6分鐘贏得全世界最成功的互聯網投資人千萬美元計的投資,而馬云和阿里巴巴對此還猶猶豫豫、推三阻四。
馬云在1999年10月的一天,收到了摩根士丹利亞洲公司資深分析師古塔的一封電子郵件,說有一個人想和他見面,建議他去見見。當時馬云剛獲得高盛5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正忙于阿里巴巴的建設,便忽略了這封郵件。幾天過后,古塔又打電話催促馬云,并一再強調這個人對阿里巴巴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要馬云一定重視。被古塔說得動了心,馬云決定前往北京見一見這個神秘人物。
來到北京后,古塔才告訴馬云這個神秘的人物就是孫正義。在此之前,孫正義已經投資了新浪、網易等互聯網公司,并獲得了可觀的回報。此時的孫正義正在北京富華大廈召開一個投資人與經理人的見面會。馬云與孫正義的見面被安排在10月31日。剛剛完成一輪融資的馬云可以說并不缺錢,他可以用第一輪融資的資金支撐公司運營一段時間。所以他們談話的時候,馬云并沒抱著融資的想法,而只是介紹了一下他未來想做什么。馬云僅說了6分鐘,在對阿里巴巴完全沒有實地考察的情況下,孫正義決定向阿里巴巴投資4000萬美元,但是他要求占有公司49%的股份。見完孫正義,馬云從北京回到杭州。與此同時,孫正義的團隊也到了杭州。20天后,馬云接到孫正義的邀請,赴日本東京與孫正義繼續商談投資事宜。
第二次會面,馬云提出了3個條件:一、阿里巴巴只接受軟銀一家投資,不再希望其他投資人進來;二、軟銀作為股東,不能只看眼前利益,不顧阿里巴巴的長遠打算,必須以阿里巴巴的發展為重心,也就是說孫正義不要過分干涉阿里巴巴的運營事項;三、請孫正義擔任阿里巴巴的董事。最后,孫正義投資3000萬美元,占阿里巴巴30%的股份,但是拒絕了出任董事的要求,只同意擔任阿里巴巴顧問。
但是在馬云回杭州后,經過冷靜思考,他為在日本的決定后悔了:“我要那么多錢干什么呢?真是太愚蠢了。”馬云擔心軟銀持有阿里巴巴的股權比例過大,管理層股權稀釋后失去話語權。他立刻開始了同軟銀的重新談判,馬云跟孫正義商量,表示只需要2000萬美元,錢太多在某種層面上來講會是壞事。最終孫正義同意2000萬美元的投資。這對孫正義來說是投資經歷中讓步最多的一次。
2000年硅谷互聯網泡沫破滅,納斯達克科技股紛紛大跌,此時再從市場上融資已經非常困難。但是憑借著這筆融資,阿里巴巴度過了隨后而來的互聯網寒冬。
馬云時刻保持高度清醒,他知道錢是工具,不是目的,就好像他在《贏在中國》的節目中對選手說的那樣:“永遠不要讓資本說話,讓資本賺錢。讓資本說話的企業家不會有出息,最重要的是你讓資本賺錢,讓股東賺錢。如果有一天你拿到很多錢,你堅持今天的原則,做你認為可以賺錢的事,我相信有一天資本一定會聽你的。”
這看起來是一個悖論,但卻是一個有用的道理。在高盛投資阿里巴巴500萬美元兩個月后,軟銀要投資阿里巴巴,但這次投資并不是找投資人獲得的,而是馬云跟孫正義的一次見面。他講了自己對互聯網的理解和對電子商務未來在中國的發展。六七分鐘后孫正義就聽懂了,馬上要馬云拿4000萬美元,馬云竟然說不行。
為什么孫正義在那么短時間內就決定給他錢,有兩個最重要的原因:一是馬云要做的事情是讓孫正義完全看到了未來前景的事,對互聯網未來的看好是孫正義超出普通投資人的最重要原因。二是當時的馬云并不是以一個急需錢的創業者的身份出現的,因為此時他口袋里已經有高盛等機構投資的500萬美元,所以他在跟孫正義講時,是一個正常的交流互聯網前景的狀態。這樣一個輕松的狀態讓他沒有心理負擔沒有壓力,交流起來輕松自如。在這種狀態下當然能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