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CEO舒爾茨:靠顧客的體驗來樹立品牌
做品牌不靠廣告
星巴克正準備開設它的第四家分店時,我加入了這家公司,并擔任市場總監。過了不到一年,我就被派到意大利去參加當地的一次咖啡貿易展。來到米蘭,走進那些咖啡館,我得說,我被那種融融的氛圍和醇香所傾倒了。
我突然意識到,星巴克什么都沒有。從1971年至1982年,星巴克從未賣過一杯咖啡,我們只是按斤論兩地出售家用咖啡豆。我趕緊回到西雅圖,米蘭所見和心中的主意讓我興奮異常。起先,星巴克的創建者不同意進入這個業務領域。兩年半的時間里,我不停地試圖說服他們,他們終于同意我開設第一家星巴克咖啡店。
今天,我們在中國開設了幾百家連鎖店,我想有一天,中國的星巴克會達到幾千家。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盡管我們在全世界那么多地方都取得了成功,成功在任何地方都不是賜予的,尤其在中國。我們必須贏得中國顧客的尊重,尊重并感知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如果把星巴克當作一個商業案例來看,你會發現,我們的經營模式完全不同于一般的消費品牌。具體來說:過去10到20年中出現的大部分的消費品牌,都是依靠傳統的市場營銷和廣告手段樹立起來的,而星巴克不做廣告。
很多人認為,我們是一家靠大量的市場營銷建立起品牌的公司,事實上,我們在市場營銷方面的投入非常少,我們更多地把資金用在人員培訓上,而不是打廣告。
星巴克建立初始,資金缺乏。我們沒有選擇,不得不另辟蹊徑。但我想強調的一點是:我們是靠顧客的體驗來樹立起星巴克品牌的;回顧星巴克的歷史,我們是靠店堂里的精致體驗建立起品牌的。星巴克的口號是:只有先超越員工的期望,才能超越顧客的期望。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尊重員工。每個人都希望能夠成為比他們偉大的事物中的一部分,到最后,這成功中也有他們的付出。
我不認為星巴克咖啡價格很貴,高檔產品就應該有高檔價格,這個“高檔”體現在我們能給顧客帶來什么。我們買來的咖啡豆,價格比其他咖啡店的貴很多。此外,加上在星巴克品嘗咖啡的體驗,人們會覺得物有所值。
膚淺的目標
為錢創業,那是很膚淺的目標,這些創業者往往不會取得成功。一個創業者最大的成功,是使人們可以分享他的理念和價值觀。
過去5年間,我去過盧旺達,那里出現過種族**,但憑著該國總統的領導力,終于渡過了這個難關。星巴克在盧旺達開了第二個扶持農民的辦事處,以讓那里的農民獲得可持續的發展,在未來可以賺更多的錢。我們當時坐著政府的直升機,去一個咖啡種植園。準備降落之前,我們從窗戶看出去,可能有5000人等在那里迎接我們。我下了飛機,一下子就被巨大的熱情所淹沒了。
我跟政府官員說,能不能讓我跟這些農夫單獨相處5到10分鐘。我想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告訴我,在盧旺達生活怎么樣,我可以幫助他們做些什么。讓我感到驚訝的是,一個女農民站起來說,“能不能幫我買一頭奶牛。”她說她需要新鮮的牛奶,喂她的孩子。星巴克在51個國家有17000多家咖啡店,銷售額超過100億美元,而這位女士只要一頭奶牛,讓我感到非常震驚。
所以,當我聽到那位盧旺達的女士說想要一頭奶牛的話時,我們已經不是旁觀者了,我們置身其中,這是一種責任。我相信一家公司要實現真正可持續的發展,一定要在利益追求和社會責任方面找到平衡。
我積極鼓勵員工,讓他們意識到,星巴克的成功不是被賦予的,而是自己掙來的。只有一如既往地想顧客之想,才能保持領先。但是我們需要保持一個平衡:世界的迅速變化給顧客帶來更多的選擇,因此重要的是,不僅要“與時俱進”,還要保持和加強自己的核心業務,這樣才不會被其他的事情分散。
值得慶幸的是,回顧創業初期的計劃,不難發現,我們所做的大部分事情,同當初的夢想是一致的。我們最初的商業模式是希望平衡利潤與社會責任、建立員工與顧客之間的信任、營造一個家和辦公室以外的休閑環境。在保持我們傳統的基礎上,我認為未來繼續前進的挑戰是,如何與員工、顧客保持緊密聯系。
當初我們制訂商業計劃的時候,根本沒有想到今天會擁有17000家連鎖店。要知道,當我剛開始為星巴克籌集資金的時候,計劃是開100家連鎖店。但籌資非常困難,連重印計劃書的費用都負擔不起,我只能把連鎖店改成了75家。
我們極其注重產品的品質以及為顧客提供優雅環境,現在不會,將來也不會為了擴張,降低對店堂環境的要求。在企業發展的同時,保持和員工、顧客密切聯系,這是一場長久的戰斗和挑戰。隨著公司的發展和前進,我們不能把傳統斷裂開來。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