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人壽董事長陳東升:中國不存在劉易斯拐點
2014-12-03 16:11:43 責任編輯:吳鴻庚 來源:界面
目前中國經濟最大的特征就是“轉型”“下行”
界面問: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速明顯放緩,現在我們基本可以肯定中國已經過了劉易斯拐點。有人對中國的未來很悲觀,但也有林毅夫這樣對中國經濟仍然保持樂觀的經濟學家,你作為一位具有良好學術背景的金融家,對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有什么看法?
陳東升答:首先,我不知道為什么在中國劉易斯拐點,包括“拉美現象”炒得那么熱,我覺得這些和中國完全是兩回事。拉美國家是高度經濟外向性依賴,跨國公司掌控了拉美國家的經濟命脈。而中國經濟高增長是靠政府主導,對外開放引進外資,改革國企保住存量,讓民企成長放開增量,這就是中國經驗。所以我從不去談劉易斯拐點。
然后就是要將內外經濟結合起來看中國經濟的成長,現在中國是外向型經濟開始向內需來轉型,我們在加入WTO后,進入了中國經濟的十年黃金時期,在這十年高增長過程中,大量外匯儲備要兌換成同樣的人民幣投放國內市場,所以造成結構性的貨幣寬松,這并不是我們宏觀經濟政策來主導的,而這十年超級貨幣寬松又迎來了中國高鐵、港口、碼頭、高速公路等巨大基礎設施的建設。所以,一方面是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由于出口帶來大量的外匯導致的結構性變化,所以說中國現在的狀態是城市化、工業化的高峰期。
目前中國經濟最大的特征就是“轉型”和“下行”,中國由于十年的貨幣寬松,已經積累了巨大矛盾,所以最大的問題是經濟結構要轉型。
城市化、服務業和走出去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三支箭
界面:在人口紅利消失、勞動力成本上升、環境壓力上升的前景下,你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下一個動力在哪里?
陳:很多人問中國經濟還能夠增長多少年,有人說二十年,有人說三十年,這里重點是判斷的依據是什么。我認為保證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有三支箭,第一支箭是中國的工業化、城市化。中國目前的城市化只有50%,其實我們的城市化可以達到70%以上,這就有20個百分點的發展空間。當工業化、城市化運動結束的時候,就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結束的時候。
第二支箭就是大力發展服務業或者說是大消費。服務業的發展有賴于中產階級的崛起,現在中國的消費占GDP才43%,將來占到70%甚至75%都是可能的。
第三支箭就是走出去。我1983年到經貿部做世界經濟的研究,我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到現在三四十年,美國每年的貿易都是赤字,如果只是依賴貿易,那早垮了,但是美國為什么那么繁榮,原因是在美國之外還有一個美國,它在全世界做大量的投資獲得大量的利潤,然后把這些利潤匯回國。美國是這樣,日本也是如此,日本在海外有大量的投資。因此,我說的“走出去”實際上是一個超級開放戰略。還是我那個說法,即美國之外有一個美國,日本之外有一個日本,在二十、三十年之后,中國之外也應該有一個中國。
這就是我認為中國經濟還有十年到十五年的高速增長的核心邏輯。
界面:有人說因為目前的經濟形勢不太好,中國很多經濟改革進展的并不理想。您怎么看目前經濟改革推進的情況?
陳:我認為中國經濟存在三大問題,即政府債務、產能過剩和房地產泡沫。政府債務應該問題不大,但是要管控;第二個產能過剩就需要關停并、走出去和升級換代,特別是“走出去”戰略就把我們的產能過剩問題解決了;第三個高房價最復雜。
中國這三大問題都要處理好,但中國結構性改革最核心的還是金融改革,中國的金融效率不高。金融改革包含三個層面,第一個是準入層面,就是允許社會資本進入金融。也就是我講的在金融業呼吁企業家精神。民營企業家有沖勁,他自己要對企業負責。所以我講企業家精神,是體制和機制的改革,要建立市場機制和鼓勵企業家精神的機制。第二個層面是定價機制和制度的改革,包括利率放開、匯率放開、人民幣可兌換、資本市場逐步的放開,等等。第三個就是監管層面。金融監管應該放開前端,管住后端。我覺得政府應該建立金融管理委員會,在銀監會、保險會和證監會上面設一個委員會,好控制風險,同時還是分業監管、風險統籌。
政府一定要把土地財政轉成所得稅財政
界面:北京的住宅絕對價格已經與紐約比肩,但是無論從房價收入比還是租金回報率,中國的住宅價格都顯得過高,你是否認為中國房地產存在泡沫?如果有,你對消化泡沫有何建議?如果你認為沒有,理由有哪些?
陳:現在經濟最不明朗的核心因素就是房地產泡沫或者說高房價對制造業,對其他經濟的擠壓,這大概要三年的結構調整。所以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高房價和高地價,事實上這是一個結構性問題,結構性問題說起來很抽象,其實是政府一定要把土地財政轉成所得稅財政。政府現在是土地財政,而所得稅財政是靠經濟起來,企業交稅,是營造一個寬松的經營環境,讓企業家成長,讓很多優秀企業盈利能夠給政府交稅,這樣的財政是可持續的財政。
陳東升給界面讀者的投資建議:選擇好的金融企業來買普通產品,比如說買(指數)產品,買理財產品。
界面:作為金融家,你能不能給我們網站的用戶一些投資建議?
陳:我認為金融崛起的時代到了,所謂金融崛起的意思就是真正的大理財時代到了。隨著經濟增長,中產階級成為社會的龐大核心主體,這個群體靠出賣自己體力和智力獲取的收益中有很充裕的剩余部分,而這剩余部分將被“消費”在投資上。所以當中產階級成為這個社會大多數的時候,市場上就有龐大的熱錢,熱錢需要尋找投資,而找投資的過程就是創新的過程。所謂創新的過程,我覺得就是投資多元化。比如說保險是投資,理財產品是投資,基金是投資,藝術品也是投資,是小眾投資,但是,股票和不動產還是最主要的投資。我的建議是選擇好的金融企業來買普通產品,比如說買指數基金產品、理財產品等。還比方說像我們高檔養老社區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投資。我們的這個產品,既幫你投資,又幫你提供現實的養老醫療。投資理財目的是為了老有所養、老有所醫,會有多種產品和渠道來供選擇,我覺得投資多樣化時代會到來。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