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董事長董明珠:用五年時間將格力做到世界第一
向左走,向右走
“互聯網就是工具”,董明珠在近兩年的不同受訪場合,曾多次重復這句話,盡管最近數月這句話被說得很少了。
即便面對未來兩年內巨大的營收壓力,董明珠仍然保持底氣十足,原因在于其充足的現金流。
2015年中報顯示,格力賬面擁有770億元的龐大現金儲備,比另兩家白電巨頭美的和海爾的賬面現金總和還要高出一倍。據Wind數據顯示,同期美的、海爾賬面現金分別為55億元與265億元。
董明珠在各種場合反復說起的詞語,除了“社會責任”“正氣”之外,即是“工業精神”—強調技術和質量,并不遺余力地投入。僅在2012年,研發投入便超過40億元,格力的研發投入從來不封頂。
但即便在全球工業4.0和“中國制造
顯然,格力在過去半年來,已經感受到高增長難以為繼的壓力。由此,董明珠才會公開默認在2000億總目標不變的條件下,將放棄每年增長200億元階段性目標。
格力早已接受了今年市場之艱難,并把2015年定義為自己的調整年。2015年白電行業的形勢,與2012年頗有相似之處。2012年,美的營收大跌,而格力大幅度增長。
在2012年,格力是空調市場幾家主流企業中唯一保持增長的。不僅如此,作為幾乎以空調為單一產品的制造企業,格力在這一年還在兩個關鍵細分領域擴大了領先優勢或實現了超越逆轉。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末,格力全年的市場占有率已經超越市場第二位達77.3%,成為這一細分市場無可撼動的霸主。
遭遇挫敗的美的隨即開始了長達兩年的調整,砍掉低利潤和低銷量的商品,并從內部啟動多元化、提出“精品化戰略”。
更早經歷痛苦的美的,也獲得了較早布局家電領域的轉型機會,甚至在當年還引發了一輪輿論對其主動進行轉型升級質疑的熱潮。
從2014年開始,美的開始大規模試水智能化。先是去年3月,美的發布M-Smart智慧家居戰略;此后2014年底,小米以12.66億元高調入股美的;今年4月15日,美的小米合推的“i青春”空調系列產品開始預售。除此之外,美的空調還與騰訊微信平臺合作,開發與M-Smart兼容的微信空調智能系統。冰箱領域,美的與京東合作的物聯網智能冰箱落地。
據悉,到今年年底,美的將實現幾乎所有產品的智能化。
在美的集團總裁方洪波看來,“中國家電企業已錯失轉型升級的最佳機會”—即便美的已經選擇轉型。
2015年上海家電展上,方洪波稱,“第一,隨著中國家電企業大規模、低成本這樣一種商業模式失效后,如何培育一個新的競爭能力和新的商業模式?第二,如何融入移動互聯的新時代?第三,我們憑什么征戰全世界?”
與此相對的,則是2012年末,從朱洪江手中接過權杖的董明珠,喊出了營收2000億元的目標。
在家電行業已然成為夕陽行業,成本上升、競爭加劇的情況下,董明珠仍然提出要將格力做到2000億。“我們格力應該有這個能力,按照每年兩百億的速度,五年再打造一個格力”。
董明珠強于開拓市場、打造線下渠道,憑借強大的渠道優勢她能夠擺脫“價格屠夫”國美,也使格力的空調在價格等渠道戰爭中所向披靡。
但它也使得董明珠沉浸在2012年和之前的成功之中,并在2013年、2014年這樣其他巨頭紛紛轉型的時期,選擇了繼續加碼投入線下渠道。
直到2015年,盡管董明珠去了360參觀,也自稱一直在思考什么是互聯網精神,但她始終強調“工業精神”—與德國工業4.0接軌,也與中國制造2025的目標相一致的技術、質量之路。
面對追問,董明珠一邊不忘夸360,也照樣不忘推介格力,說此前周鴻祎到格力“讓他重新認識了制造業”。
7月份的中山大學,董明珠掏出格力手機驚呆了眾人,亦成為格力“智能家居”戰略最好的一幕廣告,但手機并未出現在終端市場。
“從格力在產業鏈上游預訂的顯示屏和攝像頭看,首批格力手機最多只生產了5萬臺,然后就沒有了后文。”手機行業專家孫燕飚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在當下的互聯網思維時代,手機的產品生命周期非常短,蘋果手機一款機型只有9個月,華為等國產機甚至只有6-8個月。格力手機在非正式“發布”后三個月未見銷售,其配置和設計恐怕已經意義不大。
除了手機之外,董明珠一直在推進的還有光伏空調、品牌為“大松”的小家電、“晶弘”冰箱等,但至今為止,空調以外的銷售額總體僅占格力營收的5%。
“格力錯失了智能家居的轉型時機”,劉步塵向記者表示,“但格力仍然是一家非常優秀的企業”,他補充說。
董明珠帶著格力一直在沖向國內制造業的技術前沿:高端裝備制造業,比如機器人、大型智能設備,并因為光伏中央空調而獲得了英國RAC頒發的“年度國際成就大獎”。
當美的與小米合作,海爾把自己打碎成“兩千個創業公司”的時候,董明珠和格力仍然在探索。
在回答記者提出的“格力從空調制造轉向裝備制造的契機是什么”時,董明珠直言是因為格力在國內采購不到高精確度的產品:“我們買的都是進口的設備,這讓我覺得我們應該有自己的裝備,(外國能做)我們為什么不能做?”
她說:“我可以肯定地說在空調行業格力是第一,但在裝備制造業領域,格力還處于起步階段,但未來我們也可以做到世界第一。”
“您用幾年可以實現這個目標?”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1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