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保障房分配“雙軌制” 公務員享有優先權?
“島內”房源統計差異
島內房源到底有多少?
根據當地官方數據,自2006年以來,廈門市保障性住房已安排建設16個項目共25536套,扣除湖邊花園C區(停建)924套、五緣公寓人才房616套,實際可分配房源23996套,其中保障性商品房2165套。
沈建等根據政府實際公示數據計算,島內保障性商品房源總數為2094套,公務人員和廈大已公示的配售套數是550套,社會申請人員的配售已公示套數是939套,也就是還剩余605套。
對此,沈建稱,第五批保障房申請者有一個訴求:要求政府給出這605套島內房源的去向。
然而,這與官方口徑有出入。
從廈門市住房保障辦獲得的最新資料則顯示,廈門保障性商品房島內房源社會人士申請已選房約1023套,公務人員已選房518套,此前已給廈大403套,據此推算,則可供分配的島內房源僅剩150套左右。
這個數據,相比之前建設局給申請者的回復數據,增加了不少。此前建設局回復申請者稱,島內共安排保障性商品房源2094套,其中,面向本市居民向居委會申請的保障性商品房為977套,本市公務人員向所在單位申請的保障性商品房為714套,廈大教師申請的保障性商品房為403套。
沈建說,“社會普通居民、公務人員、廈大教師的保障房名額比例是大約9:7:4,比例明顯不合理”。沈打聽到,公務員體系即使有多余房源,也只能在他們的渠道里“囤著”,不會放出來。
公務員優先的爭議
據胡穎介紹,廈門保障房從申請到分配的渠道存在差異。包括她在內的880戶合格申請者,都是將申請遞交到所在小區的社區居委會,由居委會負責人將信息錄入統一的住房系統才獲得輪候號的,當時出的是1403-2346號, “誰先遞交申請材料誰先出號”。
公務員則實行單列輪候的方式,上交資料至所在單位,公示后再由單位統一交由廈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再由該局負責審核確認購房資格。
事實上,這種區別有文件規定。前瞻網記者了解到,根據2009年的《廈門市保障性商品房配售管理辦法》第30條,具有本市戶籍的市屬、區屬及省部屬機關、事業單位在編在崗人員可以以公務人員身份申請保障性商品房,實行單列申請、輪候、配售。
上述《辦法》還規定,公務人員相關申請受理審核工作由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組織實施,該局可另行制定實施方案。
從具體的申請條件看,社會申請與公務員差別很大,前者需要兩人或者兩人以上的戶籍在廈門,且需滿三年,而公務員只需一人戶籍在廈門。
從公示時間看,公務人員申請的保障性商品房公示時間是10天,社會申請的公示時間為15天,上述廈大教師分房的公示只是在廈大主頁內網,廈門市住房保障網和建管局網站未有任何公示。
沈建和胡穎認為,廈門保障性商品房顯失公平,對公務員和大學優先,有借保障房定向福利分房的嫌疑。
對此,廈門市建設局相關工作人員解釋稱,這是考慮到教師等公務人員所在單位,如理工學院、廈大、華大等單位較為獨立,在審核方面社區居委會難于掌握其住房、家庭人口等信息;市區屬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在住房補貼、單位自管房等方面的信息需核查,從機關事務管理局方面,更便于準備了解申請家庭情況。
廈門市社會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保障辦)副主任王朝輝進一步解釋說,外界對公務員“優先”的說法是一個誤解。公務員單列,是因為考慮到有些公務員此前已經享受到國家住房補貼或福利分房,再進入保障房不合適,更不公平。而且,他認為,根據前述《辦法》,公務員的申請條件其實更為嚴格。
承諾新房源
胡穎和沈建等880戶第五批申請者對保障辦的說法并不認同。
他們提出的訴求是,希望取消“雙重標準”,建立清晰的房源臺賬,對剩余的房源統一安排,兌現“島內申請島內安排”的承諾。
對此,王朝輝指出,由于幾年來申請人數的滾積,各個申請渠道里都有很多人在輪候,而后續的房源又跟不上,尤其是島內房源越來越少。如果打破目前的分配體系,完全按照申請時間來分配房源,恐怕難以達成共識,也會引起更多的利益糾紛。
王朝輝透露,保障辦和市里也在研究是否取消公務人員單列的規定,讓公務人員和社會普通人士同樣條件下進行申請,但他認為目前還不可行。
“如果取消公務員單列,則此前享受了住房福利的公務員也會進入,申請人數一定會暴漲。”王說。
不過,沈建稱,經過多輪溝通,保障辦、建設局已經承諾,在8月31日前全部公開歷史的及今年的保障房的建設、分配和使用情況,每一套的使用情況都要說得清楚。
而對于第五批申請人想要的島內房源的訴求,王朝輝說,保障辦正著手對所有房源進行清理,已選房的部分申請人還存在放棄的可能,目前仍在統計之中,加上從租賃房調整過來的三居房源,以及把原來安排給公務員的房源,挪到第五批申請者這邊來,也是一個正在考慮的方案。
他估計,仍能“擠出”三四百套島內房源,可供第五批申請人選擇,“但不太可能滿足第五批所有人的需求”。
他建議,如果一定要島內房源,可以等后面竣工的項目;而期房的提前配售,也是一個可考慮的方案。針對申請人的房源訴求,仍將繼續研究可行性方案。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