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茶葉不敵外來客 產茶大省何去何從?
潮州單樅“金字招牌”有待擦亮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潮州的鳳凰山應了這句話。它海拔高度僅1000多米米卻因出產烏龍茶名種——鳳凰單樅茶而在飲茶人心中頗有地位,被國家授予“中國名茶(烏龍茶)之鄉”的稱號。鳳凰單樅茶屬烏龍茶系,以其高馥的天然花果香氣,獨有的蜜樅韻味,特強回甘度而傲立于茗樅之中。
據資深茶業人士透露,單樅在前幾年盲目地大規模種植后,茶葉的質量一落千丈,加上一味模仿安溪鐵觀音的味型,使其失去自己特色又失掉了市場。
“可能有不少人認為單樅比不上鐵觀音,其實真正的單樅茶香氣、口感都很好,并不比鐵觀音差,而且產量穩定,賣價一向很好。我個人認為,單樅茶應該揚長避短,不應去追求數量和規模化的效果,而應該在品質、品牌、種植技術方面下工夫。”梁偉德指出。
近年來,隨著潮州當地政府對茶產業發展的重視,鳳凰鎮又抱回了一塊“金字招牌”,經國家質檢總局批準,鳳凰單樅茶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這意味著,鳳凰單樅茶在產業化、品牌化、標準化的道路上邁上更加喜人的一步。
湛江成內地最大金萱茶產區
臺灣金萱烏龍茶原種主要產地在阿里山茶區,葉子肥厚、鮮嫩,翠綠有光澤,滋味清純滑潤,具有獨特天然淡雅的奶香,深受世界各地愛茶人士的青睞。
中國內地不少茶產區曾多次嘗試引進培育臺灣金萱茶,但很少能夠保持原種風味。湛江茶區光熱資源豐富、年降雨量充沛、山巒起伏,溝壑縱橫,空氣清新,經過10多年“臥薪嘗膽”,對金萱茶品種進行不斷改良,已經取得歷史性突破。目前,湛江茶產區出品的烏龍茶,不僅色澤青綠、湯色黃中帶綠,而且香氣清高、滋味鮮爽、回甘強勁,完全可以與臺灣茶產區出品的烏龍茶相媲美。
據前瞻網了解,2006年瑞典哥德堡號巨型帆船重返中國時,湛江出產的金萱茶被選為禮品茶贈送給瑞典國王,聲名鵲起。近幾年,湛江已成為中國內地最大金萱品種烏龍茶產區,年產茶葉逾5000噸,年產值約3億元,系列茶產品年貿易額更超過10億元,吸引國內外茶商紛紛前來洽談合作。
粵北綠茶養在深閨人未識
綠茶也是廣東的傳統茶種之一,與外地茶種不同的是,它有一種特別的花香味。據了解,綠茶產量約占廣東茶葉總產一半,只有仁化白毛尖在全國較為有名,但產量所占的比例極小,而且大部分是大葉茶種,在市場上品牌不如江浙的響。
在東源縣萬綠湖之源的仙湖山,有一種生產于高山云霧之中、由客家傳統工藝制作的綠茶,但是“養在深閨人未識”,茶園小、產量少、名氣傳不遠。
蕉嶺縣徐溪鄉黃坑村特產的黃坑綠茶,成茶條索緊細,色澤銀灰顯霜,湯色清綠,香氣醇濃,滋味某醇爽滑。據清康熙元年出版《鎮平縣志》記載,該村于1662年開始種茶,后經不斷改進制茶工藝,成為有其傳統的、香醇甘滑的黃坑茶。
韶關市曲江區羅坑鎮四面環山,滿目蒼翠,山腳下一片片茶園隨處可見。前瞻網了解到,目前,羅坑鎮茶品種有十多個,種植面積5100多畝,年產量255噸,總產值達3600萬元以上,茶農年人均收入6900多元,茶產業已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之一。
廣東茶葉何去何從
面對人們對廣東本土茶葉的擔憂,業內人士則比較樂觀,他們普遍認為大量外省茶葉進入廣東市場,對廣東本土茶葉來說未必是壞事,應該以開放的心態對待外省茶葉。外省茶葉的進入,無形中豐富了廣東茶葉市場中茶的種類,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要,同時促進了廣東茶葉市場的繁榮。
從近年來廣東茶葉的相關數據中看出,外省茶葉的大舉進入,總體上來說對廣東本土茶葉沒有構成明顯的影響,廣東省茶葉種植面積和產量這幾年來還是比較穩定的,并沒有呈下降趨勢。相反,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廣東茶葉該何去何從?梁偉德認為,第一,政府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應該推動建立健全茶葉質量的管理體系,搞好茶葉產品的規范化、標準化。第二,進一步優化廣東茶葉產品結構,不斷開發新產品,大力發展有廣東特色的名優茶產業。第三,加大宣傳力度,推進廣東茶葉產業化、集團化、精細化經營,提高標準化水平和茶葉經營效益,提高茶葉經營管道服務水平質量。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