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892.3億元
盡管面臨嚴峻的經濟形勢,江蘇的社會消費仍動力十足。上半年,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892.3億元,同比增長14.9%,增幅高于全國0.5個百分點。消費需求對江蘇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9.6%。
拓市場 加快消費潛力變現
江蘇省在國內率先啟動由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江蘇產品萬里行”,今年就已舉辦3場展銷會,現場和意向成交逾百億元。眼下,第四場展銷會正在緊張籌備,9月中旬將有600余家企業搭乘“萬里行”快車拓展川渝市場。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今年以來,需求減弱與成本上升兩頭擠壓,使得生產企業困難增多。“市場是經濟活動的‘晴雨表’,目前工業經濟運行的相關指標最終均指向需求不旺。”省經信委經濟運行局局長馬小平認為,應努力危中尋機,大力拓展市場,通過產品轉化為商品。“江蘇產品萬里行”,正是這樣一個讓消費潛力加快變現的特色平臺。
江蘇省知名日化品牌隆力奇就是“萬里行”的粉絲之一。“7月份連續參加鄭州、濟南展銷會后,拓展了當地的二三線市場,訂單增加了20%以上。”隆力奇董事長徐之偉說,中西部地區農村市場潛力巨大。
市場疲軟更多地倒逼企業調整產品結構,闖出新的市場藍海。今年,夢蘭集團開發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天然彩色麻棉纖維及制品,從纖維至最后的成品都不加入添加劑,織造工藝采用提花雙面結構,內里為棉,外面為麻,充分兼顧了麻和棉的優點,已申報3項發明專利,目前已成為夢蘭的高端產品。僅兩個月,這款新品預訂額就超億元。
抓熱點 培育消費全新需求
開學在即,智能手機銷售火爆。8月27日,南京新街口蘇寧電器三星專柜負責人說,今年以來智能手機銷量比去年同期翻番,銷售額增長40%多。統計表明,上半年全省通訊器材零售額同比增長54.2%,增幅提高18.7個百分點。
受家電以舊換新優惠政策退出、小排量汽車補貼取消、房地產調控等影響,國內消費市場壓力重重。專家表示,在宏觀經濟形勢沒有明顯變化情況下,政策微調對培育消費熱點至關重要。商務部、財政部不久前出臺政策,由國家財政斥資10億元鼓勵支持品牌銷售。作為全國10個試點省市之一,江蘇分切到1700多萬元“蛋糕”。省商務廳人士說,這筆資金將用于鼓勵國家和省級名牌商品、馳名商標商品的銷售,9月開始試點。
2009年2月,江蘇省正式啟動家電下鄉工作。農村居民購買冰箱、彩電、空調、洗衣機等電器,可以拿到銷售價13%的財政補貼。這一政策利好,有效撬動了農村市場消費。2009年2月以來,全省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1754萬件,銷售額429.3億元。
促進消費,培育亮點,地方政府也出臺相應政策。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南京市出臺擴內需促消費“30條”,把旅游休閑、文化體育娛樂、教育、健康等服務消費放到重要位置。無錫、徐州等市也推出“地方版”利好政策。
作為市場主體,眾商家的各種促銷活動使得更多消費者由心動變成了行動。暑期蘇寧電器賣場智能機售價普遍有100-400元降幅,吸引了大批學生消費者。
新業態 提升消費便利指數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今年4月,江蘇省26家網絡零售企業踴躍參與商務部組織的“網絡放心購”活動,銷售超過7.33億元。
打開電腦、開啟手機,大到冰箱彩電、小到果蔬零食,足不出戶就能盡情消費。網購的日益普及,給江蘇省消費市場帶來了新活力。全省現有網絡購物用戶1631萬人,去年電子商務實現銷售額957.5億元,約占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的6%。
電子商務,被江蘇省列入6大服務業新興產業之首,明確“十二五”期間,全省網絡購物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各級政府形成較為完善的促進體系,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建成首批25家“e鮮美”農產品連鎖直營店,以農業合作社為主要對象,建立農產品從基地到零售終端直供體系。6個主城區設立直營中心店,每家店周圍兩三公里范圍內的居民,都有望享受網上買蔬菜。
市場半徑優勢、成本優勢以及品牌推廣等網絡優勢,吸引越來越多的“江蘇制造”加盟。主要生產銷售中老年服裝、鞋子的常州愛敬服裝總經理葛曉春說,“前年我們在淘寶上開設網店,本意是不想在營銷渠道上落伍,結果當年實現網上銷售200多萬元,去年達到800萬元,今年依然保持較好勢頭。”
電子商務平臺,還讓外貿企業的國內采購需求與內貿企業的銷售需求對接。6月18日,臺灣最大的民營制造業集團臺塑,入駐江蘇省最大電子商務企業焦點科技旗下的百卓采購網大買家專區。百卓網事業部總經理夏宇說,臺塑在大陸地區的所有采購案件,都將在百卓采購網大買家專區同步發布。這將為江蘇及周邊城市企業帶來巨量訂單,有力擴大了內需。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