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西煤企實現非煤收入3312億元
山西省國資委日前公布2011年煤化工產業產值前五名的企業名單,全部為煤炭企業。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顯示,2011年山西煤炭行業實現非煤收入3312億元,非煤收入比重達到59%,比上年增長7個百分點,其中晉煤、陽煤、潞安超過70%。非煤產業 “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業績,無疑讓業界目瞪口呆。
山西煤化工協會會長紀馨芳表示,作為煤炭大省,在實現工業新型化的舉措上,山西省確定的“以煤為基,以煤興產,以煤興業,多元發展”路徑和以實現煤炭大省向以煤為基的現代產業大省跨越的戰略初見成效,正沿著以煤化工為主的路線走多元化道路。在煤化工產業發展模式上,煤炭化工兼并重組速度之快、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陽泉煤業“技”高
山西陽泉煤業集團是國家首批規劃建設的13個煤炭生產基地之一。進入2011年,陽煤集團全面實施“強煤強化,五年雙千億”戰略,煤炭與煤化工產業比翼齊飛,奠定了在省內煤炭化工領域的龍頭地位。該集團擁有世界領先的水冷壁水煤漿氣化爐技術和具有知識產權的丁辛醇生產技術,是全國唯一掌握炔醛法和順酐法兩種BDO生產技術的企業,自主研發、設計、制造的DN2400氨合成系統,使陽煤化機制造躍上國內先進水平。2011年,陽煤集團19個重大項目和30個技改擴能項目全面推進,集團化工實物產量達到910萬噸,同比增產288萬噸。
晉煤集團“氣”足
晉城煤業集團是我國重要的優質無煙煤生產基地。該集團按照“新建、并購、研發”并舉的指導方針,煤化工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2011年,晉煤集團非煤收入比重超過70%,煤炭自主轉化率達60%以上,成為山西省轉型跨越的佼佼者。
2011年,晉煤集團抓住山西省資源改革的產業政策機遇,變粗放增長為綠色發展,推動煤層氣產業繼續領跑全國——建設了國內實力最強的煤層氣工程研發中心,其自主研發的井上下聯合抽采技術,使煤層氣抽采效率提高4倍以上。累計施工地面煤層氣井3300余口,煤層氣抽采、利用總量分別占到全國的19%和28%,連續4年保持全國第一。同時,他們充分利用優質無煙煤是化工造氣精品原料的資源優勢,延伸“煤-氣-化”產業鏈,煤化工總氨產量突破1200萬噸,形成了1290萬噸/年的總氨產能、1120萬噸/年的尿素產能、110萬噸/年的精細化工產能,化工產業營業收入目前占到集團公司的半壁江山。
潞安集團“油”強
山西潞安礦業集團與其他競爭對手不同,其發展煤化工產業的戰略在于占領煤制油的制高點,在國家的支持下已基本完成煤制油的戰略布局。在非煤產業發展方面,潞安集團建成了21萬噸煤制油項目,光伏產業發展也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在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領域走在全省前列。
2011年潞安集團540萬噸/年煤基合成油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上報國家發改委,180萬噸/年生產線技術配套方案已經完成,煤基合成油項目建設更是舉世矚目。去年通過整合重組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潞安集團一舉從單一的煤炭生產企業,發展成為煤、電、油、化、硅、肥綜合發展的綠色新型能源企業集團。
焦煤集團“焦”大
山西焦煤集團公司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煤種最全、煤質優良的煉焦煤生產企業,焦煤生產能力穩居全國第一、世界第二。
2011年,山西焦煤集團以新型煤化工為方向,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煤基多聯產項目,在轉型發展的大路上闊步疾行,已經有一系列轉型項目相繼上馬。
山西焦煤3000萬噸焦化循環經濟一體化洪洞工業園區60萬噸/年烯烴項目8月1日開工奠基,該項目將形成1500萬噸的焦炭、180萬噸甲醇、60萬噸烯烴、60萬噸煤焦油加工、15萬噸苯精制、40萬噸醋酸、6萬噸聚甲醛、10萬噸已二酸、8萬噸炭黑、10萬帶子煤系針狀焦、2萬噸超高功率電極的生產能力。古交煤-電-新型材料循環經濟園區項目、煤層氣抽采綜合利用示范項目等6大骨干支撐項目也都正在全面快速推進。
同煤集團“綠”亮
山西同煤集團的主要特點是堅持按照“黑色煤炭、綠色開采、循環經濟、吃干榨盡”的發展理念,規劃建設首尾相連的煤電、建材和煤化工兩條循環經濟產業鏈。與傳統煤炭生產方式相比,形成了區域經濟科技層次高、資源回收率高、廢棄物得到充分利用和改善了區域環境質量等4個明顯的特點。
2011年他們全面啟動了總投資336億元的煤化工循環經濟園區項目建設,將形成煤-甲醇-聚甲醛-聚甲醛改性產品和煤-甲醇-烯烴兩條產業鏈,年實現產值183億元,成為全省最大、世界一流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的煤化工園區。這為該集團實現“十二五”非煤產業的收入目標打下了良好基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隨著半導體、平板顯示、光伏新能源等下游產業的迅速...[詳細]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