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上半年工業增加值達1480億元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今年來四川成都工業產業保持穩步上升趨勢,上半年工業完成增加值148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1%,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5.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137.7億元,增長17%。
總量排名提升2位IT、汽車增勢強勁成亮點
從增速來看,工業增速繼續領跑副省級城市,總量提升2位。前瞻網了解到,上半年,成都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比有所回落,但比全國(10.5%)、全省(16.6%)平均增速分別高6.5和0.4個百分點,以較大優勢繼續領跑副省級城市,比排位第2的武漢高1.6個百分點,表明全市工業經濟在去年大基數高增長基礎上仍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
從增長范圍來看,成都市的八成工業行業大類、七成工業企業產值均出現增長。其中,規模以上工業36個行業大類中27個呈增長態勢,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紡織業、汽車制造業產值增幅超過30%,分別增長69.6%、46.0%、38.9%、30.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2114家產值增長,占全部企業數的66.5%,實現產值增量939.5億元,占總產值的24.9%。
從行業來看,特色優勢產業中電子信息產業、汽車產業增勢強勁。受鴻富錦精密電子(富士康)、TCL王牌電器、京東方的帶動,電子信息產業增長41.7%,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41.6%,拉動工業增長7.1個百分點。受一汽大眾、重汽王牌、高原汽車帶動,汽車產業增長31.5%。
下行壓力日益明顯產業轉型成抗壓關鍵環節
分析顯示,成都工業面臨經濟下行的壓力明顯。其中,工業下行壓力首當其沖。受產業結構調整、國內外需求持續疲軟等影響,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一季度后連續三個月小幅回落,成都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較1-3月回落1個百分點,回落幅度雖小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但同樣存在較大下行壓力。
其次是企業經營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用工成本趨高、資金周轉緊張等共同性難題。據前瞻網了解,受國際原油價格持續走低、市場需求相對飽和等因素影響,部分制造業產品處于過剩狀態,產成品價格下降,其中6月份全市PPI同比為99.5,下降0.5%,出現近30個月以來首次下跌,嚴重影響了企業生產的積極性;企業人工成本大漲,僅本年應付職工薪酬就增長23.1%,均高于主營業務收入增速。
另外,工業效益水平持續降低、新投產企業拉動作用降低、工業投資增長放緩等問題也逐步暴露出來。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企業中虧損企業536戶,虧損面為16.9%,較上年同期擴大2.8個百分點;虧損額較上年同期擴大1.5倍;新投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0戶,比上年同期減少62戶,拉動全市工業生產增幅0.6個百分點,回落7.4個百分點;受上年基數高的影響,上半年工業投資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降低1.3個百分點。反映出工業投資對個別大項目的依賴和項目儲備不足的問題,將影響工業發展的后勁。
分析人士認為,應對下行壓力,需政府加大對企業的幫扶力度。針對新問題,出臺相關幫扶政策,提升生產積極性,并通過制定人才培養、資金扶持、財稅優惠、要素保障等激勵機制,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積極開發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經營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的新項目,引導企業進行技術改造、產品升級,通過增量的擴大和存量技術水平的提升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產業經濟轉型升級,推動產業更快發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