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鐵路建設遭遇融資難 “以地養路”能否破局?
試水“以地養路”
今年1月和4月,云南省政府相繼召開2次會議,研究解決資金籌措等問題。而在近日出臺的一系列措施中,最令人矚目的就是以土地開發收益反哺鐵路投資建設。
調查發現,這種“以地養路”的模式在國內早有先例。
今年2月,廣東省出臺《關于完善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沿線土地綜合開發機制意見》,其宗旨是將軌道沿線周邊的土地綜合開發的凈收益按補虧責任由各有關方共享,并應首先用于彌補城際軌道交通項目建設及運營的資金缺口。
而早在2008年,江西省就啟動對鐵路沿線2500畝左右土地的開發建設,由鐵路集團公司負責建設和開發,所得土地資產收益用于省內鐵路建設。
對于“以地養路”的融資模式,羅仁堅表示,這種融資模式對于幫助鐵路投融資來說還是比較可行的,有利于緩解當前鐵路建設過程中資金非常緊張的情況。“以地養路”在具體操作上有多種方式。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趙堅表示,在鐵路建設時期,對沿線土地進行開發可以解決資金緊張問題。如果允許鐵道部把閑置土地、線路等資產變現,無疑為鐵路基建融資打開了新的渠道。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運輸經濟與技術研究室主任李連成此前曾表示,鐵路的建設肯定會對沿線相關產業帶來積極影響,沿線地價也隨著產業開發而上升,基于這個原因,對城際鐵路進行物業開發也是合情合理的,廣東省年初出臺的《關于完善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沿線土地綜合開發機制意見》就是實踐。
“這種模式只是一個短期行為,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鐵路建設的融資難題。”西南財經大學財稅學院副教授周雪飛表示,“以地養路”治標不治本,而且不具有可持續性。
值得注意的是,國土資源部官方網站在今年5月底轉載了 《中國國土資源報》的一篇名為《“以地養路”正當性存疑》的文章。文章稱,以土地捆綁來吸引投資,既破壞了土地市場的公平性,與最近國土資源部提出的縮小征地范圍要求相違背,也為各種政商腐敗提供了可能……本質上,“以地養路”是土地財政的一個變種,以土地上的收益支撐政府的建設項目。按照這種邏輯推演下去,還可能“以地養園(區)”、“以地養校”……而這種“以地養路”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鐵道部拿不出錢的時候,恰恰也是整個經濟陷入低迷的時候,連純粹的房地產用地都沒人搶,捆綁了鐵路投資的土地能否起到輸血作用,還有待觀察。
民資難破“玻璃門”
在鐵路建設資金捉襟見肘的情況下,民間資本被寄予厚望。一系列鼓勵民資進入鐵路建設領域的政策相繼出爐。
此前,鐵道部發布的《鐵道部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鐵路的實施意見》指出,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依法合規進入鐵路領域。多個省區的政府亦相繼出臺了鼓勵民資進入鐵路領域的政策。
然而,前瞻網記者了解到,當前民資進入鐵路領域并沒有足夠的熱情。
“這種局面的出現是由多個因素造成的。”帥斌表示,民間資本對鐵路行業并不熟悉,缺乏經驗,因此比較謹慎。再加上鐵路有公益的屬性,而且鐵路業務比較復雜,收益并不高。此外,鐵路建設投資額巨大、收益慢也令民間資本望而卻步。
在此前舉行的一個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巴曙松曾表示,“我曾經參加過一個壟斷行業對民間資本放開的討論,鐵道部門的一個同志就說我們這邊已經都放開了。站在民間資本的角度,運營、管理、定價、上下游都在政府機構的主導里邊,就中間缺一塊資金,讓民間資本來填窟窿,民間資本沒有清晰的回報預期,沒有投資收益合理的保護,寧肯不去。”
“一條鐵路動輒需要上百億的建設資金,民間資本貿然進入,有一定的風險。”羅仁堅向表示,在目前的狀況下,即使民營資本可以進入鐵路領域,但政策的支持力度不足,使得其缺乏足夠的話語權,也導致民資不敢貿然進入該領域。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