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再獲央企“青睞” 700億元27個項目集中開工
今年來,各大中央企業不斷在全國各地“跑馬圈地”,加大投資金額與力度。安徽省無疑已經成為央企在全國投資發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省份之一,與央企正攜手走出一條共同發展的雙贏之路。國字號的央企應該主動融入安徽發展的大格局中。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近日,由國務院國資委主任王勇帶領121家央企主要負責人、近1500人組成的考察隊親臨安徽省城合肥,在安徽國際會展中心主會場,完成了150個項目集中簽約,已簽約涉及投資額近700億元的27個合作項目集中開工儀式還通過視頻直播方式在主會場和項目開工現場之間互動。
如此精心的設計彰顯出安徽想吸引更多央企注意。因為,在此之前,央企的魅力已經讓安徽嘗到了甜頭。
地方心態:背靠大樹后乘涼
跟央企這么套近乎,圖什么?對地方來說,不管是央企還是民企,能帶來現實好處才是“好企”。
“近年來,央企涉及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眾多領域的一大批發展項目相繼落戶安徽,合作成果豐富。”王勇介紹說,央企在皖投資已開工項目有445個,實際完成投資3453億元,實現新增營業收入400億元,新增稅收54億元,新增就業人員上萬。
“安徽已經成為央企在全國投資發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省份之一,安徽與央企正攜手走出一條共同發展的雙贏之路。”王勇表示,在中央實施中部崛起戰略的大背景下,合蕪蚌、皖江等為央企與安徽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和廣闊的空間。國字號的央企應該主動融入安徽發展的大格局中,深入研究國家的中部崛起戰略,研究安徽 “十二五”規劃和各項專業規劃,結合安徽推介的重要方向,找準合作的切入點,合理實施一批帶動力強、影響力大的項目。
對于地方政府來說,吸引央企投資實質是吸引其背后的龐大資金。安徽一家建筑設計院的設計師劉小紅表示,很多央企都是龍頭企業,都是受到政策扶持的。而地方小企業卻可能面臨著被重組、關閉的命運。“合作是地方政府歡迎的,我們也都希望成為央企的人,有了央企頭銜,我們的業務也能順利擴展到全國。”劉小紅說。
在地方政府看來,央企不僅會給當地帶來巨大的資金、先進的技術、市場等優勢資源,還能給當地帶來巨額稅收,這是地方政府求之不得的好事。
我們將更加自覺地貼近央企的發展需求,進一步拓展與央企的合作空間;破解要素制約,切實兌現承諾,加快推進簽約項目落地生根,進一步擴大與央企的合作成果,提升與央企的合作水平。安徽省省委書記張寶順承諾。
央企的算盤:擴大產業鏈
“央企與安徽已經合作的這些項目,有力地促進了安徽產業結構的調整,也大大優化了央企的戰略布局和自身發展。”王勇介紹,截至去年年底,在安徽的各級中央企業共有579戶,資產總額超過4000億元,營業收入4190億元,實現利潤180億元,在安徽總計就業28萬人。
前瞻網了解到,自2009年安徽全面開展與中央企業的戰略合作以來,安徽省與央企累計簽約的項目有887個,投資規模2.2萬億元,開工445個,投資規模超過了1萬億元。
正因如此,王勇要求,各中央企業要從戰略高度和長遠發展角度考慮,深層次、高水平地推進與安徽的合作進程,主動融入安徽發展大格局,努力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實際上,央企與地方合作已經不止一年,在此次刺激經濟增長的前提下,央企與安徽合作顯然還有更多意義。“地方一些多年拖后的基礎設施項目需要上馬,如安徽的資源型企業特別多,面臨著很大的重組或關閉壓力,而央企對這塊又特別感興趣,所以央企此時參與重組對地方政府是一件好事。”安徽省內一位不愿具名的國企負責人說。
一般而言,央企合作對象多是地方國企,因為,對于這些企業,地方政府可以主導。對于央企擴張會不會擠壓地方的民企空間?王勇強調,中央企業是最大的“民企”,是為全國人民謀福利的企業,也理應為安徽人民謀求利益,同時也歡迎安徽各地、各類企業發揮自身優勢,融入央企產業鏈中,共同促進產業發展,實現互利雙贏。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