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十二五”規劃
(三)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推進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建設。
“十二五”期間,建立起完善的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政策法規和技術規范體系與行之有效的行政監督管理體制;新增太陽能光熱系統建筑應用面積約800萬平方米,包括新建建筑安裝太陽能光熱系統建筑應用面積約400萬平方米和既有建筑安裝太陽能光熱系統建筑應用面積約400萬平方米;新增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裝機容量16兆瓦;積極開展其他類型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相關研究。
1.開展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關鍵難題的對策研究。
《深圳市開展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城市示范實施太陽能屋頂計劃工作方案》對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目標任務、實施措施、資金保障和職責分工等均做出明確規定,對于促進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規?;瘧镁哂兄匾囊饬x。但具體實施中還需加強相關基礎調研和課題研究。
開展深圳市建筑物適宜太陽能熱水系統形式研究。為保證太陽能熱水系統規模化應用及實施效果,應加快對既有項目中由于產品質量、系統型式不合理或運行維護不到位等原因造成運行費用高或系統廢棄的現象開展深入調研,提出解決方案,形成相關研究報告和技術指引;同時,加快研究建立深圳市太陽能輻射數據庫,基于深圳市太陽輻射條件,提出不同類型太陽能光熱系統建筑應用設計和安裝的合理化建議。
加快開展深圳市建筑物太陽能熱水系統投資與運營維護機制研究。調查研究不同類型太陽能光熱系統運行維護和管理中遇到的問題,針對不同建筑類型、不同業主產權、不同用戶類型等建筑項目中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分別提出適宜的投資模式、運營維護機制和不同利益主體的職責。
加快開展既有建筑中安裝太陽能光熱系統的專項研究。既有建筑中安裝太陽能光熱系統面臨資金缺口、技術障礙、和諧施工等關鍵難題,需組織開展既有建筑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相關的政策、技術、資金籌措等支撐體系研究。制定既有建筑中安裝太陽能光熱系統實施方案,重點解決已有電熱水器或燃氣熱水器改用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問題,為我市推動既有建筑中安裝太陽能光熱系統工程提供基礎保障。
加快其他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可行性研究。開展深圳地區風能、海水源、污水源、生物質能建筑應用可行性研究,形成相關可行性研究報告。
2.開展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工程建設。
強制推廣太陽能熱水系統。要求新建民用建筑,凡具備太陽能熱水系統安裝條件,有穩定熱水需求的,均應當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新建保障性住房全部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十二五”期間,完成新建建筑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建筑面積400萬平方米。
對既有工廠宿舍、學生宿舍、醫院住院部和居民住宅,在不破壞建筑結構、屋面防水、日照遮擋、公共通行的前提下,鼓勵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十二五”期間內,完成建筑面積為400萬平方米的既有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改造工程。
鼓勵推行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制定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實施方案,在新建公共建筑、市政工程、高檔住宅等工程建設項目中實施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工程。鼓勵建筑立面和屋面安裝太陽能光伏板,推廣太陽能照明應用。通過提高太陽能光伏建筑應用水平,擴大光伏發電規模。“十二五”期間,新增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裝機容量16兆瓦,到2015年,實現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裝機容量達到20兆瓦。
開展其他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應用的試點。有穩定熱水需求、但經認定不具備太陽能熱水系統安裝條件的新建建筑,既有建筑生活熱水系統及非節能家用分體空調同時改造項目,可考慮室內空調系統和生活熱水系統的同步安裝,鼓勵利用空氣源熱泵,使熱泵既用于空調制冷,同時又生產生活熱水。加快開展太陽能空調建筑應用、海水源熱泵建筑應用、污水源熱泵建筑應用、風力發電系統建筑應用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應用的試點。
實施現場移動式太陽能保障工程。研究制定施工現場移動式太陽能保障工程實施方案,鼓勵采用安裝和構造簡單經久耐用的太陽能光熱系統,以解決工地臨時工棚居住條件差,生活熱水難以保證的狀況。
(四)加強實施綠色建筑全過程管理,推進綠色建筑規?;ㄔO。
1.建立綠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在建筑節能審查基礎上,完善綠色建筑政策法規和技術規范體系,建立綠色建筑建設全過程管理制度。對綠色勘察、項目立項、土地出讓、項目設計、規劃許可和施工許可、綠色施工、綠色裝修、綠色監理、綠色驗收、綠色運營和綠色評價認證等環節,提出全方位發展綠色建筑的針對性要求。
2.綠色建筑關鍵技術推廣應用。
節水和水資源利用。綠色建筑必須選用節水型器具。尤其在規劃設計階段,應當統籌考慮、綜合利用各種水資源,并盡可能地利用非傳統水源,加強海水沖廁技術的應用。
節地和室外環境。鼓勵建筑物立面、屋頂、地下和上部空間進行多層次、多功能的綠化和美化,改善局部氣候和生態服務功能,拓展城市綠化空間。
室內環境。綠色建筑的所有居住和辦公空間應當經過精細化設計,最大限度地符合采光、通風、隔聲降噪、隔熱保溫的要求。
3.綠色建筑標準體系建設。
制訂覆蓋本市綠色建筑勘察、設計、施工、建材、監理、驗收、物業管理等各個環節和綠色建筑各專項專業領域的技術規范。制訂綠色建筑和綠色施工的定額標準,發布綠色建材價格信息。制定建筑碳排放量測算標準、綠色物業管理及綠色建筑相關服務收費標準等。
4.推進綠色建筑項目規?;ㄔO。
強化綠色建筑的先導效應,實現綠色建筑“點”、“面”結合的開發模式。到2015年,全市建成綠色建筑面積2000萬平方米,其中,保障性住房約1300萬平方米。
重點開發政府投資綠色建筑示范項目建設。政府投資項目或使用政府資金50%以上的新建、改建、擴建建筑;新建、改建、擴建的保障性住房、學校、醫院、文化體育旅游項目必須嚴格按綠色建筑的標準進行規劃、建設和運營管理。
到2015年,新建政府投資建筑實行綠色建筑標準比率達100%,通過政府項目的示范效應,帶動全社會大力發展綠色建筑。
鼓勵新建社會建筑實施綠色建筑。通過推行綠色建筑認證和建筑能耗標識制度,對綠色建筑的價值進行權威確認并為社會所認可,提升綠色建筑的市場需求,激勵社會各界的參與,擴大綠色建筑普及率。按有關協議或文件確定為國家或省、市綠色建筑示范區內的全部新建、改建、擴建建筑;全市各區舊城、舊村改造等所有新增城市更新項目必須嚴格按綠色建筑的標準進行規劃、建設和運營管理。
“十二五”期間,社會投資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和5萬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應以按綠色建筑的標準進行規劃、建設和運營管理。到2015年,新建社會公共建筑綠色建筑標準達標率為50%。
工業建筑實施綠色建筑示范。我市既有工業廠房建筑數量較大,每年均有一定數量新建工業廠房,可依據國家住建部2010年《關于印發〈綠色工業建筑評價導則〉的通知》(建科〔2010〕131號),開展工業廠房綠色建筑認證,爭取“十二五”期間,從光明新區、坪山新區各選擇3—5個工業廠房進行綠色建筑認證示范,通過示范逐步推廣,打造“綠色工廠示范區”。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b>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