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暫定)
節能、環保是當今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汽車的大量使用,更加劇了能源危機和大氣污染問題。電動汽車由于其節能和低污染等優點,成為當代汽車發展的主要方向,其研發與應用已成為世界汽車工業發展的整體趨勢,也被認為是汽車產業新的增長點。電動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等。為促進我省電動汽車產業自主創新和快速發展,推動全省汽車工業跨越式發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實現中原崛起,特制定本規劃,規劃期為2010—2015年,并為2020年前產業發展提供指導。
一、產業現狀和面臨形勢
(一)國內外電動汽車研發趨勢
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對電動汽車技術高度重視,從汽車技術變革和產業升級的戰略出發,頒布制定了優惠的政策措施,積極促進本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美國計劃今后10年在能源技術領域投入巨資,推動先進電池和電動汽車的研發。日本將在今后5年中,每年投入2億美元進行電動汽車技術研發,目標之一是短期內使電池制造成本下降一半。法國將在未來的4年中,投入4億歐元進行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的研發。德國于2009年9月制定了國家電動汽車發展規劃,計劃到2020年推廣使用100萬輛電動汽車。截至2008年年底,全球已申請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利達15077項。國際能源機構稱,為將全球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內,2030年前,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占汽車總銷量的比例要從當前的1%提高到60%,電動汽車的產業化時代正在到來。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始于21世紀初。2001年我國啟動了“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將純電動、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汽車三類作為整車的研發重點,建立了“三縱三橫”的開發布局。2006—2007年,我國自主研制的純電動、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三類新能源汽車整車產品相繼問世;混合動力和純電動客車實現了規模示范;純電動汽車實現批量出口;燃料電池轎車、客車研發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統計,國內已有37家企業的110多個以電動汽車為主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整車產品(包括客車底盤)被批準列入國家《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實現了整車小批量生產和局部區域的商業化示范運營。國家已將新能源汽車列為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2010年8月16家央企聯合組建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目前,已有16個省份宣布打造電動汽車產業基地,40多個城市將其列入重點發展產業,發展電動汽車的熱情空前高漲。
(二)河南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現狀我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目前處于國內先進。
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判斷:1.以電池為核心的關鍵零部件處于領先地位。目前全省有動力電池及其相關材料的企業200多家,已形成年產動力鋰離子電池1.58億安時生產能力,以及年產鎳氫電池正極材料10500噸、磷酸鐵鋰材料5000噸、鋰電池隔膜6000萬平方米等的生產能力,電池及材料產業整體實力位居國內前列,基本構成了從材料到電池比較完整的產業鏈。在驅動電機及控制方面,電動汽車專用高效節能永磁無刷同步驅動電機、專用交流異步電機已廣泛應用,功率覆蓋6千瓦—200千瓦;三門峽速達公司“電動汽車再生制動能量回收控制器和控制系統”性能處于國際先進水平。此外,動力總成集成技術、電動轉向器技術、整車管理與控制系統技術等都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2.整車集成技術開發處于優勢地位。鄭州宇通集團先后開發出十余款混合動力及純電動城市客車,有11款獲得國家公告,產品在北京、天津、廣州、鄭州等地示范運營。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先后推出銳騏、奧丁、帥客三大系列6個車型純電動汽車,已經具備了中央集成整車控制技術、機電一體化耦合集成技術、高效能電機等技術優勢。銳騏、奧丁等4款純電動汽車率先通過了國家檢測中心乘用車安全碰撞和所有純電動汽車強制性檢測,較早取得了國家公告,現有60余輛電動汽車在14個城市示范運營。海馬(鄭州)汽車有限公司在純電動轎車集成開發中,已掌握整車動力系統匹配、整車控制系統(VCU)開發、整車安全設計等關鍵技術。河南少林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先后開發出混合動力電動客車,純電動中、輕型客車,純電動場地車、觀光旅游車等數十種電動汽車產品。洛陽中集凌宇汽車有限公司開發出11米混合動力城市客車。河南奔馬股份有限公司開發了低速電動載貨車、城鄉支線電動客車和環衛、郵政、消防等專用車以及巡邏、觀光等電動場地車并批量投放市場。目前,在我省境內正在使用的各類電動汽車有半數以上是本省產品。
3.電動汽車研發體系初步形成。初步建立了以骨干企業為主體的研發體系。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組建了新能源產品部,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建設了新能源輕型汽車河南省工程實驗室并成立電動汽車事業部,河南少林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新能源汽車研究所,河南奔馬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電動汽車研究所等,著力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控制技術研究。絕大多數重點零部件企業都建立了自己的科研機構。此外,一些高校和科研機構積極與整車或重點零部件企業進行技術合作,取得了很好成效。目前,全省獲得與電動汽車相關的各類專利授權109項,為我省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
4.整車門類齊全,空間廣闊。我省具有大轎車、小轎車、商務車和各類專用車企業,門類齊全,發展電動汽車領域廣闊。
但是,我省電動汽車發展還存在明顯的薄弱環節,主要是:產業化規模不大,研發投入嚴重不足,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還有瓶頸;整車企業之間、整車與關鍵部件企業之間聯合不夠,自主創新欠缺,商用化的產品不多;電動汽車項目投融資活動不活躍等。對此,我省必須采取強力措施,把后發劣勢轉化為后發優勢,創造汽車工業發展良好環境,快速推進我省電動汽車的普及應用。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