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涉黃業發展史:95年前后出名 97年漸成"性都"
2014-02-11 11:17:59 責任編輯:QZ133 來源:鳳凰網
“性都”由來
東莞成為“性都”的真正原因,經濟發展說,酒店催生說,不一而足。被提及最多的是珠三角金融危機的到來,導致諸多工廠倒閉,打工者不得不謀求新的出路。
在南都周刊曾經的報道中,很多“東莞簡訊”對旗下小姐的來源都有類似表述:“工廠關門,廠妹成災。”
人口的涌入無疑是重要的因素。一篇名為《東莞進行時——一份城市經濟社會轉型的調查報告》的文章曾指出,在東莞發展的鼎盛時期,常規就業吞吐量保持在800萬人左右。這使東莞城市人口劇增,本地戶籍只有170萬,但東莞近年容納的實際人口至少在1200萬以上。
外來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管理的難度,治安變差;同時也加劇了對消費的欲望,比如性。
在這個面積僅為2645平方公里的城市里,有90多家星級酒店,其中五星級酒店20多家,東莞已經成為全球星級酒店密度最大的城市。
酒店、會所等娛樂場所林立,為色情行業提供了場所;圍繞著性行業的上下游,例如摩的、首飾、服裝、性用品等行業已形成了一整套產業鏈。
曾有媒體報道,據業內人士估算,東莞色情業以及直接或間接相關聯的行業每年產生的經濟效益可能高達500億元。
顯然,東莞眼下的經濟增長,與色情業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東莞的“污名”就這樣環環相扣,交織起來。
東莞前市委書記劉志庚強調掃黃工作時的一番話,可以發現一些端倪。據南都周刊的報道,劉曾說,“掃黃要高調進行”,但他又認為“不能矯枉過正,各鎮不能太過分、掃蕩式搜查每間娛樂場所”。
為東莞“正名”
作為全國首位參加“微訪談”的市委書記,2011年時劉志庚遭遇網友關于“性都”問話,并不是東莞的主政者第一次面臨輿論的困境,東莞不得不開始著手應對。
“這個城市有著與生俱來的魅力,文化的融合,熱情洋溢,令人溫暖,每天,這個城市都在制造激情。”這段特別的解說詞來自東莞的形象宣傳片。
片中選用的演員要么是土生土長的東莞本地人,要么就是在莞生活的“新莞人”,如莞籍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籃球運動員易建聯等。
自2013年新年伊始,北京、南京、廣州等主要城市高鐵大站開始滾動播放東莞形象宣傳片。
當年的2月14日至27日,廣告短片又出現在北京、廣州的50個影院共計379個影廳大銀幕上,聲勢浩大。
在微博上,網友們紛紛稱贊短片“拍得很有詩情畫意”、“很有國際大都市范兒”。但更多的評論傾向批評,有網友諷刺:“看這些干什么?讓他們看東莞的治安。”還有評論稱,如果不采取徹底打擊措施,光是形象宣傳,恐怕很難消除東莞的“性都”城市形象。
盡管東莞一位市領導當時在接受采訪談到“正名”話題坦然面對,稱黃賭毒現象在城市發展中確實有過,東莞不需要為自己正名,但一場自上而下的正名運動多年來一直在進行。
2006年劉志庚擔任東莞市委書記后,就曾為改善城市環境禁止養豬,接著又為打擊飛車搶奪、改善治安狀況而“禁摩”,以及時不時興起的“掃黃”行動。
2010年,被定義為東莞城市形象整體推介年;2011年,與清華大學城市品牌研究室合作,東莞有了自己的宣傳口號“每天綻放新精彩”。
打擊和改變都在進行,但東莞“性都”的名聲仍然在外。關于這座城市色情業的文字和影視作品一直半公開地傳播著。
“東莞就是東莞”
自東莞的各種污名出現時,網絡上爭論或辯護的聲音就從未停止。
文化專家吳祚來先生就曾撰文建議引進法國“紅磨坊”發展模式,將其改造成有中國地方特色的情色之都。他認為東莞應該發展的不是色情產業,而是情色文化。
已經成為詩人的鄭小瓊,更愿意將東莞看作一個模糊的、說不清楚的城市,復雜而多元。
東莞理工學院文學院院長田根勝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東莞根本沒有必要去理非議,他覺得這是商品經濟沖擊的必然結果。
這些爭論也并不影響官方的重拳,2月9日的統一清查過后,涉及處警的8名領導和警員被停職。而公安部也已經遠赴廣東,堅決打擊賣淫嫖娼背后的“保護傘”。
這也是鄭小瓊和關注東莞印象的人們,更關注的問題。
2月9日上午,中央電視臺關于東莞賣淫的新聞播出,當天宋飛訂閱的“東莞媽咪”微信號就停止了更新,并刪除了之前所有內容。
央視新聞報道后,網民們翻出了2013年3月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寶成在回應“性都”這一問題的話:“東莞曾經有一些黃賭毒現象,很多城市都曾經有過。作為政府,我們從來沒有認為要依靠這些來發展城市,我心目當中不存在這些名字,東莞也不需要用新的名字去取代,東莞就是東莞,東莞就是一個厚德、務實、包容、開放的城市。”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b>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