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三)重點布局。
1.汽車整車。以合肥市、蕪湖市和馬鞍山市為主,加快發展整車產業,進一步提高整車集中度,帶動輻射汽車零部件的發展。
2.汽車改裝車。依托合肥市、蕪湖市、滁州市、馬鞍山市、阜陽市和亳州市的現有改裝廠,進一步推動聯合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
3.汽車零部件。以合肥市、蕪湖市、安慶市、蚌埠市、馬鞍山市、宣城市、滁州市、巢湖市、六安市、淮南市為重點,建設發展合肥市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蕪湖市汽車零部件及汽車電子產業園產業集群、蚌埠市濾清器產業集群、安慶市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全椒縣汽車發動機和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等。
(四)重點企業。
1.整車行業。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家自主品牌乘用車重點企業,在2008年生產轎車35萬輛、實現總產值196.5億元的基礎上,力爭到2011年實現整車100萬輛的產能,其中30%出口,銷售收入300億元。今后3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重點發展小排量、混合動力和新能源汽車。加快弱混合動力與中度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步伐,推進強混合動力汽車、替代燃料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的研究和開發。依托奇瑞國家節能環保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推動汽車節能環保技術的發展。重點實施年產5萬輛M1/A5弱混合動力和中度混合動力汽車、年產5萬臺電動轎車用動力電池與電動汽車核心模塊、年產30萬臺1.3-1.5L系列汽油發動機和年產15萬臺柴油發動機、年產20萬臺CVT變速箱和年產10萬臺6AT變速箱等項目。增強整車及關鍵零部件自主開發能力,努力建成國家重要的汽車技術自主研發基地、產品制造和出口基地。
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我省綜合型汽車生產龍頭企業集團,在2008年生產汽車20.8萬輛、實現總產值201.1億元的基礎上,發揮現有輕型載貨車、客車及底盤、商務車優勢,擴大產能,重點發展轎車、中重型載貨車、混合動力及電動汽車等節能環保汽車。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和研發能力,自主開發產品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爭取創建國家級汽車工程技術中心。力爭到2011年各類汽車整車產能達50萬輛,銷售收入300億元。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充分發揮已具有研發及生產全系列客車產品能力的優勢,重點結合其全承載車身技術,開發鋰電池加超級電容純電動客車、混合動力及新能源客車并產業化。
安徽華菱重型汽車有限公司:作為國家重型載貨汽車重點生產企業,在2008年生產各類重型載貨車及底盤1.28萬輛、實現總產值28.1億元的基礎上,力爭到2011年重型載貨車及底盤產能達到3萬輛,銷售收入50億元。重點發展中重型載貨車及配套的發動機、車橋、變速箱等關鍵零部件。
2.改裝車行業。安徽星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我省專用改裝汽車生產重點企業,在2008年生產專用改裝車0.5萬輛、實現總產值19.5億元的基礎上,力爭到2011年生產各種建筑工程類專用車10000輛,銷售收入40億元。繼續鞏固和發展各種建筑工程類專用車,開發混凝土泵車系列產品。
安徽江淮專用汽車有限公司:作為我省改裝汽車行業迅速發展的一只新軍,在2008年生產各類專用改裝車0.5萬輛的基礎上,力爭到2011年實現現有研發生產能力,生產各類專用車10000輛,銷售收入20億元。
安徽開樂專用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我省專用改裝汽車生產重點企業之一,在2008年生產罐式車、廂式車、自卸車、混凝土運輸車、散裝水泥車、半掛車等專用改裝車0.5萬輛,實現總產值8.06億元的基礎上,力爭到2011年實現現有綜合生產能力,達到專用車10000輛,銷售收入20億元。
3.汽車零部件行業。安徽省安慶環新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我省汽車零部件行業的龍頭企業,在2008年生產活塞環13421萬組、活塞404萬只、缸套439萬只,實現總產值11.6億元的基礎上,力爭到2011年形成年產活塞環3億片、氣門座圈8000萬只、活塞1000萬只、缸套1000萬只、氣門導管5000萬只的能力,銷售收入20億元。
安徽全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我省唯一生產車用多缸柴油機企業,在2008年生產車用小缸徑多缸柴油機25.88萬臺/840萬千瓦、實現總產值13.6億元的基礎上,力爭到2011年形成符合國家技改要求標準的多缸柴油機40萬臺產能,銷售收入25億元。
安徽寧國中鼎股份有限公司:在2008年完成工業產值29.75億元的基礎上,到2011年形成20億件汽車橡膠件產能。
合肥汽車鍛件有限責任公司:在2008年完成工業產值1.55億元的基礎上,到2011年形成汽車前軸、半軸、連桿等鍛件140萬根(1萬噸)產能。
安徽省江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在2008年完成工業產值0.81億元的基礎上,到2011年形成汽車鉸鏈組件100萬組產能。
安徽省鳳陽散熱器有限公司:在2008年完成工業產值1億元的基礎上,到2011年形成汽車散熱器60萬只產能。
安徽安簧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在2008年完成工業產值1.55億元的基礎上,到2011年形成汽車鋼板彈簧30萬套產能。
安徽金光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在2008年完成工業產值1.53億元的基礎上,到2011年形成凸輪軸、曲軸800萬根及進排氣門800萬只產能。
安徽華祥實業有限公司:在2008年完成工業產值2億元的基礎上,到2011年形成汽缸套400萬只、曲軸20萬根產能。
安徽精科機器有限公司:在2008年完成工業產值1.55億元的基礎上,到2011年形成輕型汽車轉向器(包括動力式轉向器)40萬套產能。
安徽迅啟有限公司:在2008年完成工業產值3.31億元的基礎上,到2011年形成汽車鉛酸蓄電池150萬千伏安時產能。
安徽康達制動器有限公司:在2008年完成工業產值2.55億元的基礎上,到2011年形成汽車制動器100萬套產能。
安徽昊方汽車空調電磁離合器有限公司:在2008年完成工業產值1.98億元的基礎上,到2011年形成汽車空調電磁離合器300萬只產能。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