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新聞出版和版權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廣東省新聞出版和版權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根據新聞出版總署“十二五”時期新聞出版和版權業發展規劃,按照省委十屆八次全會提出的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總要求,結合《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廣東省建設文化強省規劃綱要(2011-2020)》的部署,特制定本規劃。
一、廣東新聞出版和版權業“十一五”規劃實施情況
(一)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十一五”期間,組織出版了一大批圍繞大局、服務社會的精品力作,70種出版物獲國家級獎和入選全國重點目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獲得雙豐收。在加強主流媒體建設、提高輿論引導水平和服務能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圍繞服務群眾、改善民生,組織實施了重點出版工程、農家書屋工程、全民閱讀工程、文化環保工程等新聞出版公共服務工程,有效保證了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
(二)產業規模快速提升。“十一五”期間,我省新聞出版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產業結構日趨優化。傳統出版平穩發展,印刷復制保持較快增長,發行形成多元格局。新聞出版產業與數字技術、信息網絡技術加速融合,轉型步伐加快;數字出版、數字印刷、數字發行等新聞出版新業態層出不窮、發展勢頭迅猛,為新聞出版業的發展拓展了廣闊空間。新聞出版產業生產總值由2005年的1173億元增到2009年的1850億元,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的各項目標。
(三)版權工作創新發展。“十一五”期間,廣東培育了42個“版權興業示范基地”,廣交會成為首個“全國展會版權示范單位”。建設“版權基層工作站”,評選“最具價值版權產品”,建立廣東省版權資源信息庫,建設南方國際版權交易中心,全省版權產業創作、經營、管理和保護享有版權作品的意識、水平進一步提高。全省政府部門和3000多家國有企業實現計算機軟件正版化。扶持廣州、中山等符合條件的地區創建國家版權保護示范城市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保護示范基地。
(四)公共服務不斷增強。“十一五”期間,全省各級政府投入近2億元資金,建成農家書屋12291家,向山區地區配發嶺南書香流動快車98臺。“書香嶺南”、“南國書香節”、“羊城書展”、“深圳讀書月”等成為全民閱讀活動知名品牌。成功舉辦中國(廣東)國際印刷技術展覽會、華南國際印刷工業展覽會。延伸和拓展政務信息服務,網站訪問量已突破2969萬次。
(五)改革開放全面推進。“十一五”期間,圖書、音像電子出版單位轉企改制基本完成,經營性報刊出版單位改革逐步展開,組建了一批出版、發行、報業、期刊集團,培育了一批合格的市場主體,社會資本進入新聞出版的領域不斷擴大,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正在形成。“走出去”模式不斷創新,渠道逐步多元化。2005年以來版權輸出1000余種,圖書、音像實物出口約3.6億碼洋,印刷品出口逐年增加。137家僑刊鄉訊在海外160多個國家發行180多萬份,增強了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六)行政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十一五”期間,新聞出版法規進一步完善,新聞出版行政管理機構更加健全。建立行政審批集中辦理的工作機制,探索了決策、執行、監督既相互分離又相互協調的行政管理體制。積極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工作,為創建“省級新聞出版行政管理數據中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積極完善版權管理和服務工作體系,深入開展“掃黃打非”,嚴厲打擊侵權盜版,破獲了一批大案要案,維護了出版物市場的秩序。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我省新聞出版業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新聞出版產品和服務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二是產業集中度和產品差別化程度較低;三是產業和產品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四是重塑市場主體的任務仍很艱巨;五是統一的市場體系還未完全形成;六是我省出版傳媒業在國內、國際上的傳播力和影響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廣東新聞出版和版權業“十二五”時期面臨的新形勢
從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國際經濟發展和世界范圍新聞出版業發展的走勢來看,“十二五”期間,我們面臨的將是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的環境,一個總體上有利、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環境。
(一)從國際來看,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的新變化為我國新聞出版產業發揮比較優勢、做大做強、參與全球文化產業競爭帶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國家間文化軟實力的博弈,使我國新聞出版業同世界新聞出版業間的聯系和影響、交流與碰撞更加頻繁,圍繞出版傳媒資源、市場、資本、技術和人才的國際競爭更趨激烈。全球化產業競爭的新特征,使得各國在新聞出版技術創新、新業態培育領域的競爭將更加激烈,要求我國新聞出版業必須搶占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的制高點。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b>【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