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 關鍵詞:農民增產增收
四、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17.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抓緊修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現有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強化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保護,做好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將權屬落實到法定行使所有權的集體組織;穩步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把承包地塊的面積、空間位置和權屬證書落實到農戶,嚴禁借機調整土地承包關系,堅決禁止和糾正違法收回農民承包土地的行為。加快落實草原承包經營制度。
18.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不得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得改變土地用途,不得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堅持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尊重農民的土地流轉主體地位,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流轉,也不能妨礙自主流轉。按照完善管理、加強服務的要求,規范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發展流轉服務組織,為流轉雙方提供信息溝通、法規咨詢、價格評估、合同簽訂、糾紛調處等服務。
19.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基本農田必須落實到地塊、標注在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證書上,并設立統一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標志,嚴禁地方擅自調整規劃改變基本農田區位。嚴格地方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實行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領導干部離任審計制度。盡快出臺基本農田保護補償具體辦法。從嚴控制城鄉建設用地總規模,從規劃、標準、市場配置、評價考核等方面全面建立和落實節約用地制度。抓緊編制鄉鎮土地利用規劃和鄉村建設規劃,科學合理安排村莊建設用地和宅基地,根據區域資源條件修訂宅基地使用標準。農村宅基地和村莊整理所節約的土地,首先要復墾為耕地,用作折抵建設占用耕地補償指標必須依法進行,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納入土地計劃管理。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要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出臺具體配套政策后,規范有序地推進。
20.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明晰產權、承包到戶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任務。集體林地經營權和林木所有權已經落實到戶的地方,要盡快建立健全產權交易平臺,加快林地、林木流轉制度建設,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尚未落實到戶的地方,要在加強宣傳、做好培訓和搞好勘界發證基礎上,加快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步伐。加大財政對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支持力度,開展政策性森林保險試點。引導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森林經營方案編制等中介服務健康發展。進一步擴大國有林場和重點國有林區林權制度改革試點。
21.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發展。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示范社建設行動。加強合作社人員培訓,各級財政給予經費支持。將合作社納入稅務登記系統,免收稅務登記工本費。盡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條件的合作社承擔國家涉農項目的具體辦法。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發展農產品加工,讓農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中央和地方財政增加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規模,重點支持對農戶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開展技術研發、基地建設、質量檢測。鼓勵龍頭企業在財政支持下參與擔保體系建設。采取有效措施幫助龍頭企業解決貸款難問題。
五、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
22.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建立穩定的農村文化投入保障機制,盡快形成完備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設、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鞏固農村義務教育普及成果,提高農村學校公用經費和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補助標準,改善農村教師待遇,推進農村中小學校舍安全排查、加固和改造。加快發展農村中等職業教育,2009年起對中等職業學校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實行免費。國家新增助學金要向農村生源學生傾斜。鞏固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堅持大病住院保障為主、兼顧門診醫療保障,開展門診統籌試點,有條件的地方可提高財政補助標準和水平。進一步增加投入,加強縣、鄉、村醫療衛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抓緊制定指導性意見,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對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力度,提高農村低保標準和補助水平。加快研究解決農墾職工社會保障問題。
23.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調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規劃,加大投資和建設力度,把農村學校、國有農(林)場納入建設范圍。擴大電網供電人口覆蓋率,加快推進城鄉同網同價。加大農村水電建設投入,擴大小水電代燃料建設規模。加快農村公路建設,2010年底基本實現全國鄉鎮和東中部地區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區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公路,加大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農村公路建設投資力度,建立農村客運政策性補貼制度。增加農村沼氣工程建設投資,擴大秸稈固化氣化試點示范。發展農村信息化。加快國有林區、墾區棚戶區改造,實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
24.積極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對當前農民工就業困難和工資下降等問題,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安置好農民工,努力增加農民的務工收入。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支持企業多留用農民工,督促企業及時足額發放工資,妥善解決勞資糾紛。對生產經營遇到暫時困難的企業,引導其采取靈活用工、彈性工時、在崗培訓等多種措施穩定就業崗位。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新增公益性就業崗位,要盡量多使用農民工。采取以工代賑等方式引導農民參與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輸出地、輸入地政府和企業都要加大投入,大規模開展針對性、實用性強的農民工技能培訓。有條件的地方可將失去工作的農民工納入相關就業政策支持范圍。落實農民工返鄉創業扶持政策,在貸款發放、稅費減免、工商登記、信息咨詢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返鄉農民工的合法土地承包權益,對生活無著的返鄉農民工要提供臨時救助或納入農村低保。同時,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就業潛力,拓展農村非農就業空間,鼓勵農民就近就地創業。抓緊制定適合農民工特點的養老保險辦法,解決養老保險關系跨社保統籌地區轉移接續問題。建立農民工統計監測制度。
25.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按照著力增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到2012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務的要求,繼續推進鄉鎮機構改革。推進“鄉財縣管”改革,加強縣鄉財政對涉農資金的監管。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逐步建立資金穩定、管理規范、保障有力的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機制。總結試點經驗,完善相關政策,擴大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范圍,中央和試點地區省級財政要增加試點投入。積極穩妥化解鄉村債務,2010年基本完成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債務化解,繼續選擇與農民利益直接相關的農村公益事業建設形成的鄉村債務進行化解試點。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