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適合自己的民俗旅游開發模式
2013年3月4日,吉林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吉林省國內旅游市場持續發展。其中民俗旅游已經成為吉林省春節黃金周的四大特色旅游產品之一。春節黃金周期間,吉林省各地都以“歡樂健康游”為主題,結合自身旅游資源特色,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民俗旅游活動。2013年,哈爾濱市將制定《哈爾濱市鄉村旅游標準》。在哈爾濱周邊打造南崗紅旗鄉等10個鄉村民俗旅游特色村。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民俗文化產業發展進程和投資戰略分析報告》分析認為,我國民俗文化資源豐富,許多旅游項目都包括了民俗的內容,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尤其突出。隨著對民俗旅游的重視,我國民俗旅游發展迅速。
但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民俗文化產業發展進程和投資戰略分析報告》分析認為,各地在加快上馬民俗旅游項目的同時,應該選擇適合自身的模式。報告結合相關案例介紹了主要的民俗旅游開發模式,現具體介紹其中三種。
一、品牌經營模式
1、模式概述
品牌經營模式是民俗旅游開發過程中市場化程度最高的一種模式,它是通過把民俗資源在生產和生活中分散的存在形式進行提升和整合,并進行“虛擬包裝”,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產品”,這種產品有市場“品牌”和“商標”,在經營過程中,以這種“虛擬包裝”出來的“品牌”為紐帶,組織“產品”的規模化生產,在市場上進行推銷,獲得經濟收益。
2、實例簡介
山東省長島縣是中國十四個海島縣之一,地處黃、渤海交界處,它的海島、海灘、海礁、海洋生物和氣候、天氣、天象等自然資源都獨具特色。而且,由于地處海灣之內,與大陸隔海相望,保存了中國北方地區最原始、最傳統、最原汁原味的海洋、漁業和漁家生活民俗。
自1998年以來,長島縣在發展海島觀光旅游的基礎上,以傳統的漁家生活民俗為基礎,結合休閑漁業生產民俗,推出了極具海島特色的漁家民俗旅游項目——“漁家樂”民俗旅游產品,并將“漁家樂”作為一個產品品牌進行了商標注冊,然后以“公司+農戶”的形式組織批量生產和市場推銷:即由擁有產品商標品牌的旅游公司制定統一的產品(旅游活動)內容和服務標準,與愿意參加經營的漁民家庭簽訂產品“特許經營”協議,公司統一進行市場促銷、組織客源和分解接待,經營業戶向公司繳納定額的“特許經營費”和與經營額等比例的管理費用。
經過四五年的經營運作,“漁家樂”已經成為山東省、乃至中國北方地區有極高市場影響力的旅游產品,經營業戶發展到一千家以上。2002年,收入最高的業戶達到了30萬元/年,全縣“漁家樂”產品的經營總收入超過6000萬元/年。
3、模式總結
“漁家樂”是一種典型的、完全按市場化原則運作的民俗旅游開發模式,它將存在于社會生活最基層的生產和生活民俗資源進行了有效提升和整合,并與市場對接進行了以知識創新為基礎的“虛擬包裝”,把一種普通的生活和生產過程變成了一個有市場品牌的“產品”。
在“漁家樂”的影響下,2002年,山東省又出現了第二個民俗旅游產品——榮成市河口村的“膠東漁村”。“膠東漁村”在“漁家樂”的基礎上對產品進行了從內容到形式上的改進,是“漁家樂”的一種升級換代產品。特別是,“膠東漁村”一開始就借助專業旅游策劃人員的力量,對產品(民俗旅游行動)的內容、形式進行了專門策劃,并將其包裝成最具北方意義的漁家民俗旅游品牌“膠東”的“漁村”——“膠東漁村”。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