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氣:煤炭行業發展新方向
2013年2月中旬,中石化新疆煤制天然氣管道外輸項目已完成80%以上的項目前期工作。
這條天然氣外輸管道沿線經過13個省份58個地級市172個縣區,兵團五個市16個農牧團場,目前已有159個縣級市區,50個地級市,16個農牧團場,5個師的規劃部門出具了選址意見,規劃報批率達到85%以上,中石化正在為爭取2013年國家發改委開工建設批復做最后沖刺。
或許讀者會有些疑問,煤炭和天然氣本身就是一種已存在的能源形式,為何要多此一舉,將煤炭轉化為天然氣呢?下面且聽前瞻分析員為您解讀我國能源的新生力量——煤制天然氣。
·能源消費結構難改以煤炭為主
多年來,中國的能源結構總體上沒有大的變動,煤炭依然是主角,長期占據70%左右的比例,石油在18%上下浮動,天然氣約為5%。能源消費的主要特征表現為:能源消費主要集中東部地區且中西部地區增長較快;煤炭消費依占主導且清潔能源比重有所上升;工業用能占主導地位且生活、商業用能比重有所提高。
圖表1:2012年中國能源消費結構(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煤制天然氣發展正當時
《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指出,繼續推進“十一五”期間國家已核準煤制氣項目建設,盡快達產達標。“十二五”期間,開展煤制氣項目升級示范,進一步提高技術水平和示范規模。
中國能源領域改革的關鍵是促轉型,在國內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尤其是控制煤炭的背景下,石油和天然氣未來還要提高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按照《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目標計算,2015年中國能源自給率要保持在85%的水平。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