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氣:煤炭行業發展新方向
我國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經濟帶對天然氣需求巨大,而內蒙古、新疆等地煤炭資源豐富,但運輸成本高昂。因此,將富煤地區的煤炭資源就地轉化成天然氣,對煤炭資源進行綜合利用,成為繼煤炭發電、煤制油、煤制烯烴之后的又一重要戰略選擇。
煤制天然氣作為天然氣的替代產品,能夠為天然氣的供應進行補充。煤制天然氣的能源轉化效率較高,技術已基本成熟,是生產石油替代產品的有效途徑。
·促進行業發展的因素
1、需求空間較大
前瞻《2013-2017年中國煤制天然氣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中分析指出,我國國產天然氣的供不應求和煤制天然氣較進口LNG的經濟性打開了煤制天然氣的需求空間。
“十二五”末,天然氣需求為2050億立方米,五年復合增長率約13%。通常將天然氣按不同用途分為城市燃氣、天然氣發電、化工用天然氣、工業燃料四個類別,經過測算,到2015年各部分需求分別為701、295、120、935億立方米。
圖表2:2009-2015年煤制天然氣需求增長情況(單位:億立方米)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