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綜合體,一種全新的旅游開發模式
同時,旅游服務要素參與到會展場館的周邊經營中來,不僅可為會展場館提供高質量、專業性的配套服務,而且也可吸引國內外會展商到此進行會展旅游活動。通過增強此類旅游綜合體會展場館的吸引力,將旅游產業鏈向會展業延伸,最終促使會展業與旅游業兩個產業間的雙贏,實現以會展功能為核心的旅游綜合體內服務聯動效應最大化。
二、典型案例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旅游行業最佳商業模式分析與開發策略報告》分析認為,成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由美國加州集團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投資14億元建成,占地10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達21萬平方米。它配套建有2個大型室內國際展館、1.3萬平米的露天展場,準五星級的加州花園酒店、會議中心、購物中心、休閑中心、娛樂中心、美食中心、成都現代藝術館及金色歌劇院。
成都國際會展中心的經營范圍包括:主辦、承辦、協辦各種中國國內和國外的展覽會、博覽會;承辦各種中國國內和國際的會議;提供包括展位搭建、展覽工程設計、制作和施工在內的全套展覽服務;獨家擁有中心內部和周邊地區的廣告發布權,提供各類廣告的設計、制作等服務;提供酒店、餐飲、娛樂、購物、旅游等配套服務。
三、建設經驗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旅游行業最佳商業模式分析與開發策略報告》分析認為,成都國際會展中心的建設與經營經驗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區位優越,依托城市系統迅速發展
會展經濟中存在四大要素流: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這四大要素流使會展場館具有很強的區位選擇性。成都國際會展中心位于成都市二環內的金牛區,距火車站、市中心2公里、距機場22公里,交通便利。
2、與政府、金融部門保持密切合作伙伴關系
成都國際會展中心在發展的過程中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目前,成都市政府持有會展中心近30%股份,市政府設有常務副市長協調會展舉辦的具體組織實施工作以吸引省市級別的行政會議。會展中心投資建20億元建設開發的九寨天堂項目,得到國家西部發展基金的低息貸款。
3、圍繞會展功能,相關服務功能系統高效配置
成都國際會展中心內設有超市、電影城、餐館、酒店、書店、溜冰場、旅行社、攝影樓、商務中心等近30個不同的服務業態,以會展功能其他業態的發展,基本上滿足了參展對象不同層次的需求,充分發揮了綜合體內的各功能子系統的協同效應。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