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行業整體落后,潛力不可小覷
1、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化
隨著國內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模的不斷增大,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化系統市場的容量將隨著擴大。據《2013-2017年中國智能交通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化系統市場規模為31億元,增長率為12.73%;2010年國內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化系統市場規模約為45億元。預計2012年市場規模將達62.5億元,增長率為19.05%。2006-2012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化系統市場規模年均增長率超過10%。
2、城市公交智能化
對于智能交通行業來說,智能公交同樣是一個復合型的巨大市場,盡管智能公交的起點在于GPS技術,但是要完全實現智能化調度,僅僅依靠GPS是遠遠不夠的。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10年內,100萬人以上的城市都將陸續全部或部分完成對公路交通智能管理系統的應用。未來10年,智能公交系統國內市場按100個100萬人以上城市計,保守估計,每一個城市3個公交公司,平均每個公交公司5個車場,平均每個車場200輛車,總計每個城市3000輛車,15個車場,3個公交公司,按一輛車載設備市場價7000元、一套車場軟件30萬元、一套智能公交總公司軟件50萬元計,平均一個城市全面實施智能公交系統市場規模為2700萬元,100個城市總市場規模為27億元。
3、高速公路智能化
近幾年,隨著高速公路的建設發展,高速公路通信、監控和收費系統的市場規模高速增長,據統計,高速公路相關的通信、監控與收費系統投資規模已經超過300億元。
隨著2010年12月交通運輸部、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共同下發《關于促進高速公路應用聯網電子不停車收費技術的若干意見》的出臺,標志著ETC設備開始大規模應用,并提出了未來五年推廣規模的指標。在交通部《公路水路交通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高速公路聯網收費和不停車收費將是兩個重要著力點。隨著中國高速公路建設里程的不斷增加,高速公路的通信、監控和收費系統需求量也將不斷擴大,投資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4、水路運輸系統智能化
目前,航運信息化主要建設內容為構建完善的航運信息化基礎網絡環境,建成聯通航運各級行業主管部門和支持保障系統,具備三級架構的廣域“辦公業務信息網”,同步建成主干傳輸、城域交換、源節點接入以及船岸無線通信的“信息傳輸鏈路網”。
從自動化到智能化,將會是港口與航運科技的發展主線,信息技術已成為未來發展關鍵,而正在研發的MITS(航運智能交通系統),將全面提升我國海洋運輸的自動化水平,保障航運安全,具有長遠的社會效益和國家安全利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