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企業對接資本市場的四大障礙——2012年中國新材料企業IPO被否原因分析
障礙四:內部規范
前瞻建議:警惕財務風險,強化專利產權保護,提倡穩健規范經營
與傳統材料相比,新材料產業具有技術高度密集,研究與開發投入高,產品的附加值高,生產與市場的國際性強,以及應用范圍廣等特點,因此,這是一個準入門檻非常高的行業。但目前,市場競爭狀況并不成熟,產業還處于成長初期,資源優勢轉化為技術優勢尚有較大差距,企業創新能力不強,從業人員素質也有待提高,因此,企業存在管理、產品質量、環保等問題,也是不容回避的。
同時,政府和投資機構的積極參與,也間接影響到一部分急功近利的新材料企業,開始呈現盲目跟風、盲目投資、資源浪費的不良現象。個別求資若渴的企業,甚至不惜進行財務造假、不顧自身現實償債能力,以試圖蒙混過關換取IPO審核的順利通過。但隨著證監會預披露時間的提前,擬上市公司將充分曝光于公眾監督的視線之內,企業內部規范瑕疵的“存活率”將越來越低。加上證券市場的日益公開透明化,企業進行財務造假的法律代價也會越來越高。
去年,新材料技術相關企業中,河南思可達、臨江東鋒有色、湖南泰嘉新材、上海昊海生物都在企業內部規范問題上栽了跟頭。
比如,臨江東鋒有色因股東出資真實性存疑被證監會否決;河南思可達因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均明顯低于可比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值、資產負債率明顯高于可比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值的問題,被發審委員認為存在重大財務風險;湖南泰嘉新材料則由于流動負債的金額及占比都較高,被發審委員判斷為償債能力不足。
需要重點指出的是上海昊海生物,該公司在內部規范運行方面,被曝光法律糾紛未審結,影響上市申報。前面提到,新材料屬于技術高度密集型產業,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材料產品及技術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家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所以,重視技術創新,提高專利產權保護很有必要。在這種壓力下,一方面,企業需要加大研發投入提高技術創新能力,一方面,企業還得提高自有技術或產品的商用化,讓技術和市場充分結合,這也難怪證監會發審委員對新材料技術相關企業的知識產權問題如此關注了。
前瞻投顧總結分析認為,新材料產業應該理性與資本市場對接,只有穩健、合法經營的企業,才有可能在資本市場長期立足;只有符合長期投資價值的企業,才能充分發揮產業與資本結合的正能量,讓資本市場真正服務于企業本身的可持續發展和壯大。
部分媒體轉載鏈接:
融資中國:
http://www.thecapital.com.cn/col/1316830915171/2013/03/18/1363597362018.html
新浪財經: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newstock/ipobfjx/20130111/153714262181.s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newstock/ipobfjx/20130318/132614867037.shtml
中金在線:
http://data.cnfol.com/130111/104,1298,14159426,00.shtml
邁博匯金:
http://www.microbell.com/ecodetail_887750.html
中國電池網:
http://www.itdcw.com/archives/91563
中國上市公司網:
http://www.ipo123.cn/Item/Show.asp?m=1&d=50595
和瑞網:
http://research.horise.com/news/20130111/01128000.shtml
興聞在線:
http://www.xw1806.com/news/finance/news/2013-01-13/246347.html
投資界:
http://news.pedaily.cn/201303/20130318345012.shtml
金融界:
http://finance.jrj.com.cn/2013/01/11154314933361.shtml
證券之星:
http://stock.stockstar.com/SS2013031800002971.shtml
搜狐證券:
http://stock.sohu.com/20130319/n369356026.shtml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http://news.10jqka.com.cn/20130318/c533443659.shtml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