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一長假旅游陷阱 為何經濟半小時這么關注旅游弊病
熱鬧的“十一”過后,中央電視二套品牌欄目《經濟半小時》播出了系列節目《聚焦十一長假旅游陷阱》,其中有對五臺山、九寨溝、三亞等景點亂收費、強制購物、商業氣息太濃、假貨橫行等現象做了報道,作為中央級的媒體平臺,我們為這樣的英勇行為感到高興,這才是真正的無冕之王,然而,如果從經濟的角度考慮的話,中央二臺報道旅游行業弊病,其起碼有以下幾方面的暗示。
首先,中國旅游行業是一個飛速發展的行業,因為其高速發展,所有才亂象橫生,所有才會衍生出那么多的黑色產業鏈,一個景點或者景區往往會有一條或幾條完整的利用鏈條。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旅游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07-2014年間,中國國內旅游業收入每年都實現了增長。到2013年,中國國內旅游業實現收入26276.00億元,同比增長15.72%。從2007年的中國國內旅游收入7770.62億元增長至2013年的26276.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2.51%,遠遠高于GDP增長。高速增長的需求導致旅游行業群魔亂舞,利益鏈不斷損害游客的利益、不斷破壞游客游玩的心情,這不利于旅游行業的健康發展。
圖表1:2007-2014年中國國內旅游業收入及同比增速(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其次,因為旅游行業的高速發展是政府需要的。根據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到2020年,境內旅游總消費額達到5.5萬億元,城鄉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旅游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因此,經濟半小時的報道也是對當地政府的一個提示,一是能夠引起地方政府的注意,對其進行整治、規范,有利于當地旅游市場的發展,二是表明一種中央的態度,對于旅游亂象的不滿,對于旅游弊病不利于行業發展的厭惡,希望能夠解決相關問題,有利于旅游行業健康發展。
最后,習近平主席深化改革需要一個新的著力點,而旅游行業正是一個適合改革的行業。其關系到各個行業,從黑車問題關聯到法治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從假銀飾問題關聯到假貨制造和銷售窩點,從利益鏈中整治當地腐敗現象等。因為問題多多,才能接觸真正的黑暗,因為亂象環生,才有更大可作為空間。
中央二套經濟半小時對于旅游行業弊病的報道是一個重要的信號,旅游行業將成為新的改革重要行業,旅游行業將迎來高速健康發展,旅游行業將成為聯系反腐、改革的重要核心。
相關推薦 |
爸爸去哪兒對旅游行業的啟發 |
蘭世立進軍全產業鏈旅游—他會選擇哪種商 |
十一長假去哪兒玩?《爸爸去哪兒》取景地 |
“十一”黃金假期即將來臨 旅游景區緣何 |
全國假日辦撤銷 國民旅游從黃金周向帶薪 |
旅游業再出新政 泛戶外旅游成新的增長點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