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充電站規劃將出臺 資本投資看哪些?
新能源汽車是我國發展的大勢所趨,而充電樁是當前制約新能源汽車銷售放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當前傳統汽車限購趨勢下,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迅速,增加了對充電樁的需求。近期由能源局完成的《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草案中提出,到2020年國內充換電站數量達到1.2萬個,充電樁達到450萬個;電動汽車與充電設施的比例接近標配的1:1。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電動汽車充電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截止2014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在10萬輛左右,建成充電樁超過3萬個,電動汽車與充電設施的配置比例超3:1,距離1:1的標配比例仍有較大差距。 2014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快充電設施建設,制定實施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發展規劃,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充電設施建設領域,積極利用城市中現有的場地和設施,推進充電設施項目建設,完善充電設施布局。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估算,到2018年,我國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將超過10萬輛,2008-2018年電動汽車的保有量將超過3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站的數量將達到3000個左右。
充電站的成本收益分析
(一)成本分析
充電站成本分為三大部分:基礎設施成本、配電設施成本、運營成本。充電站基礎設施成本由充電機、電池維護設備、充電站監控及安全監控設備、土地購置費用。現在很多充電站均是由省網公司和當地政府聯合建設,很多用地均為政府劃撥,土地購置費較低,在對充電站基礎設施成本的判斷中,假設土地購置費用為0。
1、基礎設施成本
充電站基礎設施成本和配置的充電機個數有直接關系,假設充電站有10臺充電機,充電機、電池維護設備、充電站監控及安全監控設備的成本分別為200萬、20萬、20萬,基礎設施成本為240萬元。充電站配電成本相對固定,充電站配電設施一般包括2臺變壓器、1臺配電柜、1公里0.4KV電纜、2公里10KV電纜、容量700KVA以上的有源濾波裝臵,充電站配電成本在192萬元左右。
2、運營成本
充電站運營成本包括員工費用、站內設備消耗費用等,總計21萬元/年,配電設施維護成本一般為配電成本的3%左右,大約每年6萬元。
(二)收益分析
充電站成本回收實際上和電池的續航能力有很大關系,前瞻對充電站成本回收和電池續航能力做了敏感性分析,當電池續航能力達到每小時70KVA時,充電站基礎設施成本回收期為6.53年,充電站基礎實施和配電設施回收期為11.76年;當電池續航能力達到半小時70KVA時,充電站基礎設施成本回收期為3.27年,充電站基礎實施和配電設施回收期為5.88年;當電池續航能力達到15分鐘70KVA時,充電站基礎設施成本回收期為1.63年,充電站基礎實施和配電設施回收期為2.94年。
總體來看,單個充電站基礎設施和配電設施投資額不算大,如果電池續航能力能夠達到半小時70KVA以上,充電站成本回收期能控制在6年以內。單個充電站基礎設施和配電設施投資在430萬元左右,第一階段建設75座充電站,總投資約3億元,對國家電網來說負擔不大。從充電站成本回收期來看,當電池續航能力達到半小時70KVA時,充電站基礎設施成本回收期為3.27年,充電站基礎實施和配電設施回收期為5.88年,隨著電池續航能力加強,充電站成本回收期還會縮短。
圖表1:充電站基礎設施、配電設施和運營成本分析(單位:萬元,萬元/年,%)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2:充電站成本回收和電池續航能力的敏感性分析(單位:次,元/度,萬度/年,萬元,年)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電動汽車充電站行業投資建議
充電站和充電樁行業投資規模巨大。根據國網的規劃,第一階段充電站主設備總投資規模將達到3億元,第二階段140億元,第三階段180億元,到2020年充電站主設備總投資將達到320億元。充電站主設備中充電機、電能監控系統、有源濾波裝置的2010年投資規模為1.5億元、2000萬元、6300萬元,第二階段的年均投資規模將迅速增長至14.4億元、1.6億元、6.72億元。到2020年,充電樁總投資125億元。2010年充電樁投資規模1.6億元,2012-2015充電樁投資規模45億元,年均投資9億元,是第一階段年均投資規模的5倍。
就目前的汽車市場,充電站對企業難于產生經濟效益,過早或盲目地投入到充電站的建設,可能會帶來一定的混亂和資金的浪費。電動汽車時代的到來尚需時日,當前最主要的任務是做好市場的跟蹤、監控等前期工作,切忌匆忙上馬、盲目投入。進入充電站行業需謹慎研究項目可行性及風險承受能力,要時刻關注政策及市場的變化,隨時調整戰略戰術,確保投資成功。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深圳限購后首次搖號3月進行 電動汽車單 |
小米、樂視為何看準電動汽車 |
寶馬5系le型、特斯拉亮相2014年廣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