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成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發展目標。而據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教授測算:未來五年,中國的文化產業要實現成為國家戰略性支柱產業,文化產業的增長比例至少每年要達到15%以上。中國現在進入了新常態,但是文化產業要以超常態方式來發展,通過科技創新加文化創新,帶動中國產業的順利轉型。政策加持,"十三五"期間我國文化產業將得到長足的發展。以下通過幾個指標來了解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
1、文化產業市場規模
從近年的數據來看,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呈現出持續上升的趨勢,且發展較為平穩。與2006-2010年相比,2011年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有較大程度的上升,原因在于統計口徑的改變。根據新的口徑,國家統計局將2011年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由原來的13479億元修訂為15516億元。
2015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27235億元,比上年增長11%(未扣除價格因素),比同期GDP名義增速高4.6個百分點;占GDP的比重為3.97%,比上年提高0.16個百分點。
圖表1:2008-2015年中國文化產業市場規模及增長率(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文化產業構成
按行業分,2015年文化制造業增加值11053億元,比上年增長8.4%,占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0.6%;文化批發零售業增加值2542億元,增長6.6%,占比為9.3%;文化服務業增加值13640億元,增長14.1%,占比達50.1%。
圖表2:2015年中國文化產業及相關產業增加值構成(單位:%)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文化產業資金投入
2015年,中央財政通過繼續實施"三館一站"免費開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公共數字文化建設、地市級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等文化項目,共落實中央補助地方專項資金47.80億元,比上年增長2.7%。
圖表3:2008-2015年中央對地方文化項目補助資金情況(單位:萬元)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5全年全國文化事業費682.97億元,比上年增加99.53億元,增長17.1%,增長速度比上年提高7.1個百分點;全國人均文化事業費49.68元,比上年增加7.03元,增長16.5%,我國文化事業人均費用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
圖表4:2006-2015年我國人均文化事業費分析(單位:元)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產業鏈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