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化纖行業發展現狀 經營效益穩中向好【組圖】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下,2017年化纖行業運行穩中向好、質效領跑。化纖行業加快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組,在總量增加有限的情況下,產業集中度進步提高;行業整體開工率較2015年、2016年進步提升,庫存保持低位運行,產品價格在原科成本支撐下震蕩上行,行業運行質量明顯改善,效益大幅增長。
化學纖維產量實現增長
近年來,我國充分利用國內市場的強勁需求及產業后發優勢,實現產能快速增長,產業競爭力明顯提高。目前,我國化纖產量已居全球首位,產品覆蓋面及應用范圍也為全球最廣。2011-2017年,中國化學纖維產量實現波動增加;至2017年,我國化學纖維產量達4919.60萬噸,同比增長5.0%。
圖表1:2011-2018年4月中國化學纖維產量統計(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就地區而言,浙江省是我國化纖產業產量第一大省,世界最大的化纖產業基地。化纖產業已成為浙江省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社會穩定的民生產業。2017年,浙江省化纖產量達2056萬噸,全國化纖產量排名第一。作為紡織大省,江蘇省的化纖產業實力強勁,2017年江蘇省實現化纖產量1471萬噸,排名全國第二。化纖產量排名在江蘇省之后的福建、四川、山東等地區2017年的化纖產量均在1000萬噸以下。
圖表2:2017年中國化學纖維產量Top 10地區(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化學纖維銷量略有下降
近年來,我國內需市場持續擴大,而棉花等天然纖維受土地制約增長緩慢,化纖在紡織原料中的地位將進一步強化。隨著紡織市場回暖,對化纖的需求有所好轉,2017年前三季度,化學纖維累計銷量達3750.72萬噸,同比增長5.7%。從全年來看,2017年化學纖維銷量為4810.32萬噸,較2016年減少1.4%。2018年一季度,我國化纖銷量為1023.11萬噸,同比下降5.9%。
圖表3:2016-2018Q1中國化學纖維季度銷量統計(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規模以上企業數量持續減少
2011-2014年,我國化學纖維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逐年增加,從2011年的1557家增加至1938家。2014年之后,我國化學纖維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不斷減少,至2017年,化學纖維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為1851家,同比下降1.9%。
圖表4:2011-2017年中國化纖行業企業數量統計(單位:家)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化纖行業經營效益穩中向好
2011-2017年,中國化學纖維制造業銷售收入實現了逐年增長;2011年,行業銷售收入為6330.88億元;至2017年,化學纖維制造業達7905.80億元,增長了24.9%。與銷售收入變化相反是的,2011年以來,我國化學纖維制造業利潤總額呈現不斷減少的趨勢,從2011年的444.90億元減少至2016年的225.27億元。2017年,我國化學纖維制造業盈利情況有所改善,全國規模以上化纖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20.62億元,同比增長21.4%。我國化纖行業利潤主要來自人纖、滌綸和錦綸三大行業。化纖行業利潤的回升會促進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的熱情,控制產能合理增長,繼續調整產業結構,將是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
圖表5:2011-2017年中國化纖行業經營效益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煉化一體化發展模式與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煉化一體化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煉化一體化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煉化一體化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