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汽車內飾規模不斷提升,個性化、定制化成為趨勢【組圖】
汽車內飾規模不斷提升,舒適性成為構成主要關注因素
汽車內飾產品主要包括儀表板、門內護板、扶手箱、立柱護板、地毯、頂篷、空調控制面板、門把手等,一般具備裝飾性、功能性和安全性等屬性,內飾的品質直接關系到汽車的舒適性。
近年來,在消費升級趨勢下,汽車代步屬性逐步弱化。消費者最終準備購買汽車時,汽車的舒適性成為消費者購買時關注的第一屬性,而汽車的口碑、促銷和油耗等關注度僅有20%左右。
正因此,內飾品質成為汽車的一大核心賣點,汽車內飾行業因此迎來迅猛發展。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汽車內飾市場規模為617億美元,預計2016-2020年,全球行業復合增長率達到7.51%。
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銷國,內飾市場規模約占全球的25%,單車內飾價值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隨著消費升級,我國單車內飾價值有望逐步提升,內飾市場規模的增速有望超過7.5%。
現階段,我國整車廠均在加速配置汽車內飾產品。2012-2016年,內飾產品占整車成本比例不斷提高,目前內飾占整車成本已經超過了20%。
在企業競爭方面,海外內飾巨頭包括弗吉亞、安通林、河西、豐田紡織、李爾、麥格納等,內飾業務實現營收超過50億美元的主要有弗吉亞、安通林。從下游配套的整車廠來看,佛吉亞、安通林、李爾、麥格納等均參與全球車企配套,日韓內飾供應商會偏向于向日韓品牌的整車廠供貨。
國內內飾市場格局則呈現一超多強的局面,華域汽車旗下延鋒系領先比較明顯,下游客戶包括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車、一汽大眾、長安福特、北京現代、長城、江淮、吉利等;寧波華翔、拓普集團、岱美股份、常熟汽飾等均成功打入合資品牌;新泉股份等聚焦自主品牌,實現快速增長。
個性化定制成為汽車內飾行業主要的發展趨勢
工藝向集成化發展。目前,汽車飾件生產工藝已達到較高水平,未來對于工藝的研究將不限于量化,而將更趨于工藝細節的優化。隨著產品開發總成化趨勢的逐步顯現,行業內企業更多地位汽車制造商提供飾件總成產品。為進一步優化生產工藝、提高生產效率,企業需要不斷對設備、模具、材料及工藝進行整體研究,將注塑環節的前、后工序進行融合,實現工藝集成化發展,從而有利于提高汽車飾件生產的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同時,通過工藝集成,將減少生產過程的人為干預,從而有效提高產品精密性,并能夠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因此,工藝向集成化發展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將成為未來行業內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定制化、個性化、品牌化成為趨勢。定制化是指面向車主提供個性化的車飾品解決方案,并且在很短的時間內予以滿足;同時,車主可以參與到車飾品的設計和制造中,逐漸成為部分精心打造車主的要求。
精心打造市場需求龐大,汽車裝飾品將進一步細分市場,面向精心打造車主提供精心打造服務,市場上將出現面對精心打造的車飾品牌,而且精心打造車飾品由于定價不會高的離譜,所以它還會成為中級車主的選擇。
個性化意味著客戶群體進一步細分,年齡、職業、車型、汽車檔次、性別、車主喜好等都將成為客戶群體細分的參照標準,車飾品將根據這些群體的多樣化細分進行個性化。此外,研究女性車主的需求變化,也將成為行業個性化趨勢的一大亮點。
最后,目前的車飾品市場還沒有出現非常的品牌,也沒有能夠產生足夠影響力的大企業,但車主的品牌化消費意識已經非常強烈,這個市場將產生一些擁有大眾度的企業,成為車主購買飾品的優先考慮。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汽車內飾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汽車內飾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汽車內飾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汽車內飾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