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光纖光纜光棒行業技術發展現狀與市場前景分析 進入全新發展階段【組圖】
技術水平顯著提升
光纖光纜是光網絡或光鏈路中光信號從一端傳送到另一端的物理媒介,具有比銅纜節能、抗干擾、容量大和速率高等優勢,已成為信息化社會中信息的主要傳輸媒介,在通信、交通、工業、醫療和教育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近年來,全球各國對于光纖光纜的研發熱度不減,其中美國、日本和中國是光纖光纜技術專利主要申請國家。2002年之前,美國和日本的相關專利申請較多,但2002年后,美國和日本的專利申請出現下降趨勢。2008年以后,中國加速了光纖光纜技術專利的申請。特別是2010年后,中國專利年申請數量幾乎占到全球年申請數量的60%以上,是光纖光纜技術專利新一輪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根據SooPAT數據,2018年,我國光纖光纜相關技術專利申請量達206件。
國內主要機構來看,2008年以來,長飛系公司、山東太平洋光纖光纜有限公司、江蘇亨通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等主要機構專利申請數量持續增多。其中,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光纖光纜專利技術布局最全的企業,專利數達585件,占比23.37%,其中包含多層的芯或包層的光導纖維方面的專利在全球機構中都有較強的競爭力。
光棒方面,從20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規模生產光纖以來,對光纖預制棒制造技術的研究和完善改進就從來沒有間斷過。2014年以前,光纖預制棒生產技術一直被國外壟斷,導致我國進口依賴度較高,相關技術水平難以提升。
數據顯示,2008-2018年,我國光棒相關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呈現出上升態勢,但絕對量仍較小。2016年,光棒相關技術專利申請數量為327件,達到歷史最大值;2018年有所下降,為159件。
其中,我國光棒專利申請人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專利數為121件,占比5.00%;其次是長飛系兩家公司——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專利數均超過110件。
雖然光棒技術處于落后,但隨著我國對進口于歐美和日本的光纖預制棒發起反傾銷后,國外企業紛紛尋求與國內企業合作的方式以繼續開拓中國市場,我國光纖預制棒自給率大幅提升。2017年,我國光纖預制棒的自給率已達88.07%。
進入全新發展階段
首先,光纖光纜已成為關系到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產業,伴隨著“寬帶中國”戰略、“互聯網+”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的大力部署,以及5G建設的不斷深入和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落地,我國光纖光纜將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相關機構將加強超高速、超大容量和超長距離光通信光纖光纜的研發和應用,并積極布局智能光纜,重點研發智慧互聯小區的可信網絡。此外,一批具有自主技術和創新能力的中小企業有望崛起。
其次,目前生產預制棒的工藝均采取兩步法,即先制造預制棒芯棒,然后在芯棒外采用不同技術制造外包層,增加單根預制棒的可拉絲公里數,以提高生產效率。未來,采取VAD制芯棒、OVD外包層工藝技術路線生產普通單模光纖預制棒是今后發展的方向。不過,在存在技術壁壘和產品需求多樣化的情況下,MCVD和PCVD等工藝仍有發展和生存的空間。對于新光纖制造廠家,選擇最優化的技術固然重要,但必須正視自身的實際情況,即使是最優化的工藝技術路線也并不能保證生產的產品具有競爭力,關鍵是要注重人才培養和技術知識積累。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光纖光纜光棒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綠色農產品包裝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綠色農產品包裝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綠色...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