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生產規模及經營效益均呈下行【組圖】
2019年,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發展面臨的內外部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全行業加大技術創新,推進結構調整,加快智能轉型。但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內外市場需求放緩、中美貿易爭端持續升級等多重壓力下,行業主要經濟運行指標均明顯下滑,由恢復性增長步入階段性調整,工業縫制設備總體產銷規模回落到2017年水平。2019年縫制機械百家骨干整機企業累計生產縫制機械614.68萬臺,銷量為619.79萬臺,產銷率為100.8%,產品庫存量約90.69萬臺;縫制機械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為276.4億元,利潤總額為15.46億元。
縫制機械行業生產下行,智能類產品增長
目前,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規模和產量均居全球第一。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自動化等對傳統縫紉機械行業的推動與沖擊,在歷經多年的革新和發展以后,目前國內縫制機械行業進入了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發展階段。
2019年縫制機械行業累計生產各類家用及工業用縫制設備(不含縫前縫后)約997萬臺,同比下降13.3%。根據中國縫制機械協會跟蹤統計的百家整機企業數據顯示,2019年百家骨干整機企業累計生產縫制機械614.68萬臺,同比下降17.68%。
從縫制機械產品結構來看,縫制機械產品包括工業縫紉機、家用縫紉機和縫前縫后設備。其中,工業縫紉機為主要產品,2019年產量占比達67.85%。
我國縫制機械行業大而不強,高端產品占比小。為提高高端產品競爭力,我國加快了結構調整步伐,縫制機械產品結構加快向高效、智能化方向調整。據中縫協統計測算,2019年電控類縫制設備產品占比已經達到92%,電腦平縫機占平縫機總產量的比重由上年的80%提升到85%;各類特種、專用的智能縫制單元設備品種增加約30%,智能化縫制設備銷售額同比增長約25%;行業智慧工廠管理系統及云平臺的研發企業增長到近14家。
產銷率低位徘徊,庫存小幅收縮
根據中國縫制機械協會跟蹤統計的百家整機企業數據顯示,2019年百家骨干整機企業縫制機械銷量為619.79萬臺,產銷率為100.8%。
據協會統計顯示,2019年底行業百余家整機企業產品庫存量約90.69萬臺,同比下降4.65%。其中,家用機庫存為10萬臺,同比增長24.08%;工業機庫存為78.95萬臺,同比下降6.39%;縫前縫后設備庫存為1.74萬臺,同比下降36.04%。
經濟效益明顯下滑,虧損企業大幅增加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縫制機械行業238家規上企業累計主營業務收入為276.4億元,同比下降11.80%;累計利潤總額為15.46億元,同比下降29.35%。總體來看,行業經濟效益明顯下滑。
2020年8月,隨著國內經濟穩步回暖和國際市場需求逐步恢復,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生產快速恢復,生產、銷售、效益等主要經濟指標降幅進一步收窄。2020年1-8月,行業236家規模以上生產企業累計營業收入154.73億元,同比下降16.61%,降幅較7月收窄0.57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收窄9.87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8.62億元,同比下降7.36%,降幅較7月收窄9.07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收窄55.87個百分點。
2017-2019年,縫制機械行業虧損企業數量逐年增加。2019年,縫制機械行業共有規上企業238家,其中虧損企業45家,較2018年大幅增長78.26%,虧損企業占比達18.72%。2020年1-8月,行業虧損企業數量上升至66家,占比27.97%。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縫紉機械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縫紉機械制造行業的生產與發展;縫紉機械制造行業當前的市場環境與企業競爭力;縫紉機械制造行業的市場需求特征;縫紉機械制造行業的進出口市場;縫紉機械...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