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序競爭讓陶瓷行業面臨嚴峻壓力
隨著人們對健康要求的提高,陶瓷產品越來越傾向于環保化。據悉,中國陶瓷行業雖有很大機遇,但仍有很多挑戰需要應對,隨著國家房地產政策的調整,環保壓力的增大,以及新的《勞動合同法》、《企業所得稅法》的實施,新的能耗標準的實行以及能源價格的上漲,中國陶瓷行業在未來三年面臨更為嚴峻的發展形勢。
(1)宏觀政策因素的壓力
第一,節能減排對行業提出新要求。建筑陶瓷產業是高能耗產業,維持生產需要消耗大量的水、電、原料和標煤。以佛山為例,佛山市建筑陶瓷年生產能力已經達到16億平方米,每年最少需消耗原材料3680萬噸、消耗電能80 億千瓦、原油480萬噸。也有專家對佛山地區制磚業的實際調查表明,當前生產每平方米拋光地磚,電力均耗5.5——6.5千瓦時,柴油均耗2.5——3.2公斤。國內生產每公斤日用瓷,最節能燒成窯仍需3600×4.18千焦以上。按2004 年傳統陶瓷生產實況作粗略統計,本產業將耗用1億噸不可再生的天然礦物原料,1200萬噸以上柴油,250億千瓦時以上電力。
建筑陶瓷產業不僅是高資源消耗型產業,而且是高污染產業。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建筑陶瓷在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煤、重油等燃料,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氣。這些廢氣主要由噴霧干燥塔和窯爐產生,廢氣中的污染物主要有煙塵、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以及其它有害氣體(主要由減水劑、防污劑、滲花溶劑等產生)等。煙塵、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會給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給人類健康帶來極大危害,若某地區建筑陶瓷企業密集,當地環境必然遭 到致命的打擊。
《建筑衛生陶瓷產品單位能源消耗限額》新標準于2008年6月1日正式實施,明確要求建筑陶瓷生產廠家的綜合能耗≤350kgce/t。這是一個強制性的國家標準,國家有關部門擬通過提高建筑陶瓷等行業能耗標準,以降低行業生產總值能耗的目標。2008年1月,國家環保總局發布了《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該標準和配套《陶瓷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將對中國陶瓷工業各種污染物排放進行有效控制。新的建筑陶瓷行業能耗標準以及污染物排放標準,不僅直接提高了建筑陶瓷行業的技術門檻,對新建建筑陶瓷企業提出更高的要求,甚至可能直接淘汰一批不達標的簡陋的建筑陶瓷生產企業,這對陶瓷企業尤其是建陶企業來說是很大的挑戰,小企業可能直接被淘汰,大中企業面臨環保成本的增加等問題。
自2007年12月國家頒布節能減排政策,佛山、山東及其它產區政府已經對高能耗、重污染企業實行關、停、轉,其中佛山建筑陶瓷領域的大規模遷移震蕩了整個陶瓷行業。
第二,房地產行業下滑直接影響陶瓷行業。房地產業與建陶行業有著緊密的關系,屬于建筑陶瓷行業的下游關聯產業。 2008年以來,受房產調控政策的影響,全國樓市銷售冷清,房地產景氣度回落,房地產行業的下滑直接影響了建筑衛生陶瓷產品的市場需求,在第五屆現代陶瓷國際策略研討會上,很多陶瓷企業表示,2007年由于房地產業的突飛猛進,對建陶的需求很大,甚至經常出現排隊要貨的情況,而2008年以來,這種需求大大減少了,排隊要貨的現象還未出現過。而信貸從緊、上市受限導致的融資門檻和成本的提高,使得開發商日趨緊張的資金鏈在短期內很難得到緩解,限制了房地產企業未來的成長空間,這無疑也會給陶瓷行業未來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第三,出口退稅調整對外向型陶瓷企業沖擊巨大。對于慢慢走進“微利時代”的陶瓷業,多年來出口退稅已成為很多陶瓷企業最后的救命稻草,一些外向型陶瓷企業基本上靠出口退稅維持經營。更有甚者,一些在國內市場逐漸失去競爭優勢的企業,開始將銷售重點放在出口上,大幅縮小在國內市場的銷售網絡,把出口退稅作為主要利潤來源。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自1985年中國實行出口退稅政策以來,陶瓷產品出口退稅率已有三次下調,分別是2000年從17%降至 15%、2003年從15%降至13%,近年又連續從13%降至8%,從8%降至5%,稅率下調將減少陶瓷企業的利潤,并抑制陶瓷企業出口積極性,使以出口退稅為利潤來源的陶瓷企業遭受致命打擊。
以廣東潮州為例,作為“中國瓷都”和全國最大的陶瓷出口基地,潮州許多企業80%以上產品都是出口。按照原來的出口退稅率和人民幣匯率計算,原來企業每出口1000美元的陶瓷產品,出口退稅大約有560元人民幣,而如今只有160元左右,兩者相差很大。次貸危機爆發后,日用和藝術陶瓷的出口退稅率重新上調至11%,對正飽受“嚴冬”煎熬的陶瓷出口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季春風。但是這次調整沒有惠及建筑和衛生陶瓷。建筑衛生陶瓷的出口企業由于近年原材料、能源價格上漲和人民幣升值,利潤普遍不高,再加上少了出口退稅補貼,未來一兩年將會迎來調整期甚至是陣痛期。在未來三年,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大方向不會變,建筑衛生陶瓷產業的出口退稅率可能繼續下調,而日用和藝術陶瓷的出口退稅率在次貸危機過后可能會重新調低。中國陶瓷業由此可能重新“洗牌”,如何在此次調整中生存發展,仍是眾多陶瓷企業面臨的挑戰。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目前我國物聯網芯片產業鏈各環節基本完善,參與者眾...[詳細]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