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光伏行業如何破解困局?
歐美等國對我國光伏產業的反傾銷制裁,讓國內企業面臨最嚴重的危機。有25家企業已經“組團”對中國光伏產品提出反傾銷申訴。美國“雙反”的負面影響已開始發酵。
歐洲市場一直占據國內光伏產品出口的90%以上份額,此次反傾銷調查如果成行,必將為國內已苦難深重的光伏企業雪上加霜。然而,有業內專家分析認為,經過多重打擊而步履沉重的國內光伏行業,正在面臨著裝機成本下降、新興市場啟動、國內政策利好等新的轉機,或許正在迎來走出谷底的機遇,正在迎來寒冬里的一米陽光。
光伏行業遭遇極度嚴寒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今年3月20日和5月18日,美國商務部針對原產于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及其組件分別作出了“反補貼”和“反傾銷”兩個初步裁決,認為補貼和傾銷的問題真實存在,并且公布了針對不同中國光伏企業的不同稅率。美國的“雙反”對中國的光伏企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對中國的光伏產品出口造成了嚴重的阻礙。
美國“雙反”啟動,歐盟的25家企業又提出對中國的光伏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中國光伏企業在寒冬之中又添堅冰。
山東省太陽能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李衍山介紹,中國的光伏產品約90%輸往國外,而歐洲是中國光伏產品最重要的市場,中國光伏電池組件約有七成出口到歐盟國家,年出口金額超過200億美元,歐洲緊隨美國提出的反傾銷調查嚴重影響了中國光伏產品的出口,甚至使中國的光伏企業幾遭滅頂之災。
據美國《財富》雜志7月份公布的2012年中國500強虧損公司顯示,在全部21家虧損的中國500強企業中,新能源企業占了三分之一,7家新能源企業累計虧損160.61億元。
光伏產業之所以釀成今日苦果,首要原因指向行業盲目擴張造成的產能過剩。2000年以來,隨著多晶硅需求量逐年提升,旺盛的需求造成國內多晶硅價格飛漲。豐厚的盈利回報,相對較低的準入門檻,使得2006年左右國內大量企業進軍光伏產業,2008年的全球經濟危機雖然略微減緩了行業前進步伐,但在2009年后,光伏產業進入飛速爆發期。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目前光伏企業約有兩千家,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沒有核心競爭力。統計資料顯示,到2011年,全球光伏產能過剩為10GW,其中8GW來自中國,到2012年產能過剩上升到22GW。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根據抗原性的不同,內毒素可分為A、B、Ca、Cb、D、E...[詳細]
- 童錫來:2025年中國生豬養殖供給市場分析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