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稅負不減反增 物流企業擔憂難以維持下去
營改增政策出臺引起了業界的普遍不安,物流行業負擔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據有關部門測算,北京市參與試點改革的企業涉及13.8萬戶,預計全年總減稅額約165億元。但與此同時,由于增值稅稅率要比營業稅高,如果企業可抵扣商品稅額較少,那么就可能造成改征增值稅后稅負不降反增的情況。
前瞻網記者近日在北京多家物流企業采訪發現,營改增引起了業界的普遍不安,因為營改增后,交通運輸行業由原來3%的營業稅,變成現在11%的增值稅,就算一些成本可以抵扣,但算來算去,最后仍然會比以前多繳不少稅。而從上海的“前車之鑒”來看,部分交通運輸企業的稅負也確實不減反增。
物流行業負擔加重
8月29日,已入秋的北京忽然又變得炎熱起來。35攝氏度的高溫下,搬運工人正在將一批從烏魯木齊發來的棉紗搬上貨車,汗流不止。這是一個位于北京南城的物流基地,由于最近經濟形勢不好,這個物流基地的車流量已經開始明顯地減少。但更讓物流企業負責人張先生擔心的是,今后這里會不會變得越來越冷清。“如果營改增之后我們的負擔加大了,那就不得不提價了。”張先生說。
“雖然具體數據還沒辦法算,但整體稅負提高得非常明顯,等于以前要繳三萬塊錢的稅,現在至少要繳十萬。”北京大興區一家物流企業的稅務會計肖小姐說,物流行業屬于小型微利企業,本來利潤就十分微薄,營改增之后,負擔反而更重了。
更讓肖小姐頭疼的是,自己企業可以獲得用于抵扣的增值稅發票非常少,加油、車輛修理、裝卸等方面支出并不能全部提供增值稅發票,由于營改增是分批進行的,現在很多城市還沒進行增值稅試點,而物流行業的業務又遍布全國各地,很多地方不能及時提供增值稅發票,那么在這一方面的損失會更大。
“營改增是為了給企業減負,但對于我們物流企業來說,負擔卻大大增加。”張先生抱怨道,營改增后應納稅額度估計會提高一倍,而今年的物流行情不好,幾乎已經沒有利潤,營改增后企業經營情況會更加困難。
“這些問題在國稅地稅帶著我們開會時我們也都反映過,但也沒有得到實質的回答。”肖小姐無奈地說。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除了汽車物流企業,這個物流基地還有很多家從事鐵路運營的企業,而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已經不僅僅是支出不能獲得增值稅發票的問題。
“我們的成本90%都是用于鐵道部門租車皮和路線。”肖小姐所在的公司便有鐵路運輸的業務,讓她感到頭疼的是,鐵路局是沒有發票的,全國的鐵路部門開的任何收據都不能算作正規發票,既無發票號也無發票監制章。
“營改增之后,如果稅務局不承認這些票據,我們很難維持下去。”肖小姐算了筆賬,如果月收入是10萬元,成本是9萬元,若這票據可以用于成本抵扣,那么企業只用繳納1萬元的11%,也就是1100元;如果不能抵扣,那么就是10萬元的11%,也就是11000元,足足是前者的十倍。
希望納入服務業
“如果是這樣我們就不得不面臨提價。其實我們并不愿意這樣,因為提價不僅會流失客戶,而且收入增加的話也意味著要繳更多的稅。”張先生說,無奈下他們最后只能把稅負轉嫁到客戶身上——如果需要開發票客戶就自己繳稅,但這其實是不合法的。
“我覺得比較合理的是把我們物流行業能夠納入到服務業,服務業營改增之后是6%的稅,這個范圍我們還可以承受。”肖小姐說,其實現在很多運輸企業已經不是自己養車,而是負責做找車、找客戶的中間服務,可以屬于服務業的范疇。
北京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近期也表示,目前北京還未擬定相關政策,但在未來將會出臺一些優惠和扶持政策。至于是否效仿上海,財政部門表示尚不清楚。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生豬產業已經演變成農村居民重要收入來源和城鎮居民...[詳細]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b>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b>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