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約因素增多 我國大蒜產業舉步維艱
去年到今年,大蒜,白菜,豬肉等農產品都經歷了一輪暴漲暴跌,農產品的這種周期幾乎成了一種魔咒,循環往復,現在這種情況也出現在大蒜身上。
據海關統計,今年1-7月廣東省大蒜出口3.5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20%;價值6041萬美元,增長43.7%;出口平均價格每噸1707美元,增長19.8%。全部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其主要特點有:
一、7月份出口量徒增,出口均價大幅下跌。今年前6個月,廣東省大蒜月度出口量均在6000噸以下,7月份出口量徒增至1.1萬噸,同比猛增1.2倍,環比驟增近1倍,為2010年以來最高值。出口均價方面,自2010年8月廣東大蒜每噸突破2000美元后一直高位運行,至今年6月起急速回落,7月出口均價跌至843美元/噸,同比下跌54%,環比下跌43%,創2010年來最低值。
二、私營企業主導出口。今年1-7月,廣東省私營企業出口大蒜3.3萬噸,增長20.9%,占同期廣東省大蒜出口總量的(下同)93%。
三、主要出口至東盟和美國。今年1-7月,廣東省對東盟出口大蒜2.1萬噸,快速增長87.3%;對美國出口8954噸,下降24.6%,兩者合計占同期廣東省大蒜出口量(下同)的84.7%。此外,對巴基斯坦出口2958噸,下降8.8%。
四、 出口以鮮或冷藏的蒜頭為主。今年1-7月,廣東省出口鮮或冷藏蒜頭2.8萬噸,增長30.9%,占同期廣東省大蒜出口總量的80.5%。同期,出口鮮或冷藏的大蒜5496噸,下降7.6%,占15.5%。
自2003年以來,大蒜的種植、儲藏及加工規模盲目擴大,最終在2007-2008年期間達到峰值,全國大蒜種植面積達到1000萬畝,產量超過1000萬噸,供過于求,價格下跌。 2009年蒜農減少了約五分之一的大蒜種植面積,再加上天氣原因,單產減少,供給減少,導致價格上漲。隨著2010年大蒜價格爆漲,當年底不少蒜農又紛紛擴種,造成今年大蒜產量激增,大蒜價格隨之從去年“蒜你狠”到今年“蒜你賤”。同時在增產的刺激下,心理因素也成為導致蒜價下跌的重要原因。
我國既是大蒜的最大生產國,也是最大的大蒜出口國,出口量占全球貿易量的80%。在大蒜出口快速、健康、穩定發展的同時,世界各國對我國的大蒜提出了越來越嚴格的檢驗檢疫要求,阻礙大蒜產業發展的因素也越來越多。主要表現在:
一是農藥殘留、檢疫性病蟲害問題是制約出口的瓶頸。日本、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對大蒜的檢驗檢疫要求項目越來越多,限量越來越高,而我國農業部門和蒜農對此普遍認識不明確,以致一些限用的農藥品種不能按要求使用。2008年,我國出口到日本的大蒜被檢出嘧霉胺和三唑醇;同年,澳大利亞再次從我國進口的大蒜中檢出螨卵和活體生物,要求我國進行核查。食品安全問題備受關注,對我國大蒜出口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二是無序競爭對大蒜出口產生影響。為了擴大客源,國內各貿易公司競相壓價,利潤空間越來越小,風險幾率越來越大,嚴重影響了大蒜出口的健康發展。
三是國外大蒜種植業發展制約我國大蒜出口。國外大蒜種植產地主要有智利、阿根廷、西班牙、印度等國家,種植面積約50萬公頃,產量接近700萬噸。近幾年,由于沒有昂貴的運費及關稅,智利和阿根廷出口大蒜迅速占領了中美洲及美國市場。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