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奧的斯事件”重擊 電梯行業或迎洗牌
競爭:從“攢”到“做”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在目前國內市場上,歐美日總共十多個電梯品牌占據了整個市場75%的份額,而國產品牌多達400家,卻僅占據25%。
激烈競爭帶來的是價格戰和售后服務的縮水。據李守林介紹,現在國內電梯價格比10年前至少下降了30%以上。原因除了電梯配件價格下降、主機的材料成本下降外,制造廠家大幅增加,導致產能過剩是一個重要原因。
盡管目前國內市場仍是外資天下,但格局正在改變。國內電梯企業排隊上市,寄望融得資金后用來加大研發投入,縮小與外資企業之間的研發差距,同時擴大銷售網點和產能。
與此同時,國內企業在發展方向上也將出現不同選擇。
在國內較知名的電梯企業中,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模式。行業稱之為“做電梯的”和“攢電梯的”。
前者從研發、生產、銷售,到維保,全部都自己做,國際知名品牌基本都采取這種模式,國內品牌中,博林特電梯也采取這種模式。后者的研發自己做一部分或不做,生產大部分采取外包形式,與代理商合作銷售,自己只對代理商進行管理。國內品牌中,絕大多數都是這種模式。
兩種模式各有利弊。前者可比作“4S店”,技術、質量、后續服務都能自己掌控,隨著電梯銷量的增加,后期服務的收益會越來越高。最直接可見的好處是,如果客戶2003年的一個產品零件出了故障,公司能夠很快找到同款產品發過去,而如果是后一種模式,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供應這個部件的生產企業已經不存在了。但“做電梯”模式的弊端是,投資大、負擔重,不但市場終端價格比后者高10%-30%,人員成本也較重,需要大量的研發人員和服務人員做支撐。“攢電梯”模式的優勢在于,充分利用社會化大分工,與各生產基地的配套企業相互促進,終端價格相對便宜,銷售增長很快,人員負擔輕,大多都只要服務管理人員和庫房管理人員。弊端則在于,一旦出現問題對品牌損害較大,后期的收益得不到。
奧的斯、三菱、日立、迅達等國際知名企業,基本采取前一種模式,甚至會在電梯銷售價格上折讓,但在服務上不做折讓。服務被認為是長久而穩定的利潤來源。奧的斯55%的利潤是維保收入,維保收入基本不會因為經濟周期的變化而變化。
日前,中國電梯協會副秘書長李增健表示,現在電梯行業存在著諸多隱患,幾年產量預計超過45萬臺,這個數據很嚇人。此外,整個電梯行業從整機配置到銷售、安裝、維保、管理使用,整個行業無縫對接還不夠,這樣就產生了很多脫節的事情。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要引起企業的重視。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