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銅庫存創新高 全行業陷虧損局面
上海尚銘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蔡迎春表示,都是以前聽都沒有聽過的,有時候收客戶的錢的這種,都是各行各業的。
到底有多少“融資銅”流向房地產行業?面對這一問題,許多銅貿易商都躲躲閃閃,不愿直面這一問題。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身處調控風暴中的房地產企業,采用這種方式彌補“錢荒”的為數不少。國內前20名的大型民營銅加工企業或多或少都在參與房地產業務。而一些專門從事房地產企業,有的成立了所謂的“有色金屬貿易部”,或通過成立子公司,通過一些關聯交易變相融資。
江銅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裁蘇黎表示,理論上算,比價虧損在2000塊錢的人民幣一噸,2000塊錢人民幣可以融6個億,如果融資對象能夠承受的融資成本,就可以做。
銅業資深人士毛一偉告訴記者,(有的)一個月要進口30萬噸銅,高峰的時候要進口50萬噸,如果我們一噸銅4萬塊錢人民幣來算的話,這是比較便宜的時候了,30萬噸乘以4萬,一個月就是120個億,120個億的錢就可以融出來了,如果連續12個月,三個月幾百億就出來了,如果全年來算就是上千億的資金了。
業內人士表示,一些房企之所以青睞于“融資銅”,就是因為貿易融資過程中產生的開證費、倉儲費以及轉手時進出差價風險等,加起來成本在8%左右。而相對于目前15%--25%的民間融資利息和約15%的房地產信托融資利息,貿易融資的成本可能不及上面兩種方式的一半,而且等到遠期信用證到期付款時,進口商可能還可以賺取一筆匯率差,進一步減少交易中的風險,融資動力自然大得很。
朱慧表示,這部分融資銅的比例,占到總的庫存量尤其在外高橋保稅區 我們了解到差不多是在90%以上。
“融資銅”虛高市場需求 冶煉廠苦不堪言擔風險
房地產企業借道買銅,目的是為了獲取資金,而銅之所以成為融資的熱點,也跟它的商品屬性有關。比起玉米鋼鐵等大宗商品來說,銅更利于儲存。對于融資者而言,銅的單價較高,可以以少量銅撬動較多的資金量。對于國內身處融資困境的中小企業而言,融資銅無疑極具誘惑力,但是這種并不是以實際交易為目的的進口,說穿了就是為了套錢,這其中是否有巨大的風險,誰該承擔相應的監管責任?
雖然業內人士稱“融資銅”不違反法律,這是企業在成本衡量之下做出的選擇,是一種本能的利益驅動。但是“融資銅”造成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我國銅進口長期價格倒掛,銅進口卻不受影響,是因為不少企業雖然承受每噸2000元的虧損,卻可以利用政策,從銀行貸到緊缺的資金,進口銅貿易已被江浙一帶企業拓展為融資業務。如果光從銅的進口來判斷中國的國內實體經濟需求,恐怕是很容易出現誤讀。
銅業資深人士毛一偉告訴記者,它實際上是一種虛增的需求,并不是中國實際的需求。第二個應該講,造成了國內礦山生產企業,國內的冶煉企業,在這種惡劣的情況下連續的虧損。
銅陵金隆銅業有限公司商務部部長劉樹峰表示,那么虧損誰承擔?我們的需求是一定會有的,電纜廠、電線廠、制冷的銅管廠,他們要進口銅,一樣會忍受價差,他們比我們虧損面還大,我們冶煉廠自己承擔了這個價差。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目前這種市場現象已經引起國內大型國有銀行的注意,自去年年底以來,國有銀行集中對融資性銅的信貸審核從嚴把關,不過因為外資銀行對此管制較松,導致了部分企業將融資銅業務直接轉向外資銀行,記者在上海某大型銅倉庫就看到了由外資銀行托管的大批銅,而這些利用銅進行融資的企業,由于并不在乎銅價本身帶來的收益,甚至可以承受虧損,從而造成國內銅價的不正常波動。
江銅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裁蘇黎表示,由于融資業務介入進來,虧損的成本轉嫁到融資成本上,在可以接受的前提下,這個業務照樣進行,導致了這個行業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很難修正的狀況。
銅業資深人士毛一偉告訴記者,這個監督的責任在誰呢,我覺得誰融資誰負責,如果是銀行提供的信貸資金,你又放任資金流入國家限制的房地產行業,或者說是限制投資的行業,那毫無疑問,這里面銀行首先就要承擔起監管的責任。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根據抗原性的不同,內毒素可分為A、B、Ca、Cb、D、E...[詳細]
- 童錫來:2025年中國生豬養殖供給市場分析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