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消費市場不成熟 中國奢侈品品牌步履艱難
中國奢侈品市場近年來取得了前所唯有的發展,但因市場不成熟,一直未出現自己的本土奢侈品品牌。眼看國外奢侈品牌在中國市場賺得缽滿盆滿,中國的企業家也陷入了焦慮:本土奢侈品牌何時才能誕生?
業界人士紛紛商討計策,認為奢侈品牌特定的品牌管理能力必須通過與歐洲品牌及專家的合作才能獲取。但收購之路屢屢碰壁,與歐洲奢侈品牌共同打造的本土奢侈品牌也還有待市場和消費者的檢驗。
絞盡腦汁的中國企業家并沒有因此而放棄。據前瞻網了解,日前,中國某服裝公司聯手意大利廠商及設計師推出本土高端男裝品牌,這是中國品牌首次打上“Made in Italy”的標簽。
眾所周知,意大利是諸多知名奢侈品牌的起源地,有世界上優秀的設計師、古老的工藝和精美的制作。中國品牌+意大利制造,會成為本土高端品牌突圍的路徑嗎?
“不看好這種模式。”法國A&H奢侈品集團運營總監、MATZO中國區運營總監陳志龍直言不諱地指出:“奢侈品消費的本質是文化消費,中國品牌加海外制造并不能改變文化基因,消費者會有自己的獨立判斷。”
陳志龍認為,中國消費者鐘情歐洲奢侈品牌是一種文化現象,很難改變,而這種消費趨勢可能會延續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
這種文化現象正表明大部分中國高端消費者的不成熟,尤其是在逐漸成為奢侈品牌角逐的主要戰場——中國的二、三線市場。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有關研究表明,由于奢侈品進入這些城市的時間不長,奢侈品消費尚處于初級階段,奢侈品在這些城市更多地被認為是成功的標志,消費者的心態也注重品牌和外在標志。
前瞻產業研究院服裝業分析師戴江雪認為,這樣的消費心態阻礙了市場對海外制造的中國品牌的接受。“在這些消費者心里,中國品牌的價值并不會因為在意大利制造而超過那些歐洲大牌,因為后者能給他們帶來榮譽感和成就感。”這位業內人士表示。
但作為一種新的嘗試,業內人士也認為,只要找到自己的消費群,不無突破的可能。“如果這個品牌比較講究品質,那些不隨大流、有自己選擇的消費者會比較容易接受。”不少調研報告也指出,相較過去,如今中國一線城市消費者已與國際市場同步,由于擁有更多了解奢侈品相關知識的渠道,一線城市的高端消費者更看重品牌內涵和品質,并更趨于購買獨特的、小眾的設計師奢侈品品牌。
不管是何種模式的探索,對于中國的企業家而言,要誕生自己的奢侈品牌依然任重而道遠。某奢侈品牌全球CEO分析:“這個市場已經非常擁擠,一些百年老店已經占據了很好的地位,有非常好的設計師和團隊,對于才剛開始摸索的中國公司而言和他們競爭是非常難的。”
在部分國內企業家看來,中國必須有自己的奢侈品品牌,才能算真正的崛起,要誕生這樣的本土奢侈品牌,就必須長期堅持不懈打造品牌,給予資本支持,提升管理水平,而這對于國內企業家來說,并不容易。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目前我國物聯網芯片產業鏈各環節基本完善,參與者眾...[詳細]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