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油價格高企 航企虧損加劇
正在加油的飛機
國外許多國際航班飛到中國之前,幾乎都要先把郵箱加滿,因為中國航油價格最高。高油價背后,其實是中國“計劃式”的機場建設體制。
民航總局不計虧損地建機場,為了補貼虧損的機場又不得不維持航油“計劃式”定價,于是,航空公司不得不支付更高的航油成本,民航旅客不得不接受這部分額外成本的轉嫁,甚至就連占有壟斷地位的中航油,也認為自己的利潤空間被壓縮。
被指“暴利”
日前,有240多家航空公司會員的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下稱“國際航協”)在北京某活動上表示,中國是全球航空燃油價格最高的地區之一,亞洲所有主要機場的航油進銷差價都比中國低。
據前瞻網了解,亞洲大多數機場航油差價不超過65美元/噸,中國機場航油差價超過100美元/噸,日本、韓國、蒙古、馬尼拉、新加坡等地價格都比中國低,全球航油價格最高的地區除了中國外,只有科倫坡、伊斯蘭堡、約翰內斯堡、奈落比、里約熱內盧等城市。
所謂航油進銷差價,是指機場向航空公司銷售的航油,其售價同供油企業進價之間的價差。換句話說,國際航協認為,中國的供油企業,從航空公司那里賺取的毛利太高了。
芬蘭航空公司中國區首席代表林白曦表示,芬蘭航空等諸多國際航空公司每次飛到中國來之前幾乎都要把油箱裝滿,以減少在中國加油的成本。這種高價政策對國際航空公司來說增加了不少負擔,而且隨著節能減排要求的提高,飛行中多帶航油的方式將越來越不劃算。
“除了政府收的補貼和稅費,這種價格水平還有中國油品供應壟斷的因素。”林白曦抱怨說,在其他國家加油時,都有不同的油品供應商和服務商,到中國來就幾乎只有一家可選。
一位民營航空高管也表示,十年前國內航油價格明顯比國外低,現在則完全反轉。幾乎所有機場都獨家供油,缺乏競爭哪會有優惠價格和優質服務?
不僅國外航空公司和民營航空公司對此不滿,國內三大國營航空公司也隨著其國際航線的增多而增加了成本。
有業內人士表示,三大國營航空公司雖然在積極走出去,但由于航油成本太高,他們也不得不為高油價買單,而且由于其國際航線盈利能力不足,高油價也成了其走出去的阻礙。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顯示,今年我國航油出廠價已于2月、3月、4月連續三次上調,達到每噸8061元的歷史最高點,5月份下調129元后,每噸價格仍保持在7932元的較高水平。國航、南航和東航一季度的利潤分別比去年同期劇降85.7%、74.2%和73.7%,航油價格高企也是原因。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目前我國物聯網芯片產業鏈各環節基本完善,參與者眾...[詳細]
- 李明?。?/b>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