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業火熱背后暗藏短期產能過剩風險
通用航空業
老張從海軍退役不再當飛行員后,一直在修建公路,近兩年想投資通用航空業,但沒想到這行業風險太大,幾乎被老本都賠掉。
去年這個時候,老張要籌建通用航空公司的申請,獲得了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的批復,比想象中要容易得多,讓他滿心歡喜地開始為自己的通用航空公司忙活起來——花200萬元交了兩架直升機的訂金,又花了1800萬元,在自己家鄉的縣城買了一塊地。
之所以買下這塊地,是因為老張聽說,成立通用航空公司還需要配備通用機場,可交了錢后跟一業內人士交流,他才發現,機場并不一定需要自己建,而且建個機場不僅要政府審批,還需要空軍批準,而將機場建在人氣和需求不旺的小縣城,更是不劃算的舉動。
事實上,像老張一樣做著“通用航空”夢的人并不在少數。隨著2010《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文件的頒發,以及國家“十二五”規劃將通用航空發展提升為國家戰略,看中這一產業巨大蛋糕的資本,就已經開始暗潮涌動。如今,民航各地管理局對申請籌建通用航空企業的密集批復,更是為這一產業的火熱又添了一把柴。
“現在各地已批籌或等待批籌的通航企業不下百家,有多少家最后能拿到運營許可?不樂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高遠洋說,通航是一個政策性、技術性均極強的行當,缺的不是資金,而是專業人才、空域資源與基礎設施支持。他認為,通航產業要進入快速發展通道,至少還需要三到五年。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已經運營的通航企業還不多,但如果這些正在申請的企業全部拿到經營許可并進入市場,通航市場的運力供應也可能面臨短期過剩風險。
各路資本齊聚
對于掌握著新建航企生死大權的民航局來說,在收緊和幾乎關閉了新設民用運輸類航空公司申請大門的同時,對通航企業籌建審批的大門,卻開得越來越大。
“這兩年,單單在河南省就有12家通用航空企業獲批籌建,而這兩年,民航中南管理局一共批了29家。”河南省一位參與籌建通用航空公司的人士說。
而今年以來,獲批籌建企業的數量,更是如雨后春筍般增。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單單在今年上半年,民航中南管理局就批準了12家通航企業的籌建,去年一年批準的數量是15家(2006年2家,2007年7家,2008年沒有,2009年5家,2010年6家),而民航華北管理局今年上半年的批復數量更是達到19家,去年全年23家。
“我們所接觸過的正在籌建的通航公司的投資方,以前大都不是在民航圈兒干過的,造房子的、賣藥的,甚至養豬的、修路的,各行各業的都有。”上述人士說,他們大多數是看中了通航市場的潛力和盈利空間,希望在這個產業發展初期捷足先登。
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世界上的通用航空飛機約有40萬架,而我國的通航領域卻只有1000多架飛機,只占世界通航份額的0.25%。而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市場,美國的通用航空每年創造的產值超過1021億美元,占美國GDP的比重超過1%。中國擁有與美國一樣廣闊的空域,而且地形地貌比美國更復雜,客觀上對通用航空的需求更大。
高遠洋也指出,通用航空領域的產業鏈很龐大,從前端的制造,到后端的服務,具體包括飛機制造、培訓、維修、機場建設等方面,不僅可以拉動經濟,還能帶動就業,這也吸引了各地政府愿意打造通用航空產業基地,發展通用航空。
“事實上,部分籌建通航的企業投資通航,更多的是迎合地方政府發展通航的熱情,通過通航與地方政府的捆綁,獲得土地資源以及其他投資項目的機會。”參與籌建通用航空公司的上述人士指出,此外,也有部分企業只是看中了通航牌照的“價值”,希望在通航審批大門剛敞開時多注冊幾個公司,等收緊后甚至可以通過賣牌照賺錢。
籌建運營不容易
根據民航局頒發的《通用航空經營許可管理規定》,要取得通用航空經營許可,首先企業的主要負責人應當具備相應的航空專業知識,主管飛行和作業技術質量的負責人除具備相應的航空專業知識外,還應當在航空部門或專業領域工作三年以上,而這樣看似基礎的要求,對正在籌建的通航企業來說也要皺眉頭了。
由于我國的通航產業處于發展初期,有經驗的民航業內人士一般更傾向留在更穩定的民航領域,于是很多通航企業在籌建初期,往往只能聘用已經退休的“老同志”作為籌建負責人,而如今,“老同志”也快被挖完了,身價自然也就水漲船高,比如前兩年一個月給個三四千元就可以了,而今年就是開出30萬元的年薪,也還可能要跟別的企業爭搶。
“實際上,選定機型購飛機后,要引進飛機需要從政府拿到購機批文,這就要花上最少六個月的時間,剛入行的一年都不一定拿得下來。”一位民航業內人士透露,而很多民營企業的資金又不能長期占用,這樣拖上一兩年,還沒拿到經營許可證,很多企業就要自動退出了。
而即使最終拿到了經營許可和運行許可,要想順暢地運營一家通航企業,依然不容易。上述人士指出,首先,飛行員的稀缺有目共睹,民航的飛行員都不夠用,飛通航的人就更難找,而較難看到的是通航所用的機場和航油配套都很奇缺。
目前,很多通航企業選用的活塞飛機需要使用航空汽油,而不是傳統民航企業所使用的航空煤油。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在國內,目前生產航空汽油的企業只有一家,供應量越來越趕不上逐漸增長的通航所需,進而帶來了航空汽油價格的飆升,比如,目前一噸航空煤油的價格在7000多元,而一噸航空汽油的價格則最高已經達到3萬~4萬元,即使如此,沒有關系還買不到。
“通航產業在中國的發展應該鼓勵,但也應該適當注意放緩通航企業的審批速度,提高審批門檻,讓真正想做通航、有專業背景的企業來投資。”上海圓斐航空科技公司副總經理周泰來說,即使通航需求增長在10%以上,大規模地放行審批,也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還抬高了行業的投資成本。
周泰來進一步建議,政府監管部門對通用航空產業鏈應該進行適當的疏導協調,使全行業產業鏈逐步完善,引導資本投入到未涉足的領域,這樣整個產業才能健康發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根據抗原性的不同,內毒素可分為A、B、Ca、Cb、D、E...[詳細]
- 童錫來:2025年中國生豬養殖供給市場分析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b>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