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巨頭獲快遞牌照 快遞電商混戰趨白熱化
近期,隨著聯邦快遞等洋快遞進入中國市場的速度加快,一批新的電商企業獲得快遞牌照,電商、快遞業的競爭越來越趨于白熱化。
一直以來,對于電商、快遞互搶地盤的話題屢現不絕。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近日,國家郵政局公布首批通過2012年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年度報告審核的企業名單中,京東商城旗下“江蘇京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就位列其中,拿下國內快遞業牌照。此外,凡客誠品及唯品會也已提交快遞牌照申請,1號店也正籌備提交申請,物流儼然成為B2C競爭的核心戰場。而另一邊,國內快遞業大佬,順豐和申通也已開始運作起電商平臺。
在電商、快遞的混戰不斷升級之際,分析人士認為,消費者將從中受益,成最大“贏家”。
快遞:暫不降價但會提升用戶體驗
京東商城公關部表示,京東商城實際上早在2010年已經獲得快遞經營資質,目前已擁有六大物流中心。近日,其自營干線運輸車隊宣告正式投入運營。京東商城CEO劉強東表示,京東快遞8月底將正式向第三方開放。
業界人士分析,電商巨頭進軍快遞市場,將會直接導致順豐和“四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匯通、韻達)30%至50%業務份額的流失。不過快遞企業則稱,暫不考慮通過降價來應對電商的“搶地盤”。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包括京東商城、凡客誠品等自有快遞在整個行業里5%的份額都不到,能承擔起的自身業務不到50%。其余50%的業務仍要依靠第三方的專業快遞公司,特別是在一些偏僻和四五級城市市場。
中通快遞副總裁徐建國認為,國內快遞企業的最大優勢在于“最后一公里”配送,電商自建物流短期內無法能夠達到如此規模。“快遞企業目前最應該做的是提升用戶體驗,從目前來看,行業暫無集體降價的預期。”
某業內人士也認為,快遞企業已沒有降價空間。他表示,由于勞動力、燃油和房租成本上漲,目前我國快遞企業同城快遞的利潤率從2005年的35%降至目前不到5%,未來幾年甚至可能演變成長期“微利化、無利化”競爭。“電商資本以及國外資本的進入,將促使行業加快洗牌,隨后料將出現越來越多的兼并重組。”
電商:
未來將讓利于消費者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電商做快遞的主要目的并非依靠快遞獲利,而是希望通過物流環節給消費者更好的購物體驗,從而提高電商的美譽度和顧客的忠誠度,同時還希望以快遞收入彌補運營成本。“既然電商做快遞是為了增加銷售收入,那不排除電商為了搶奪市場,將部分快遞收入讓利給消費者。”
今年以來,國內電商似乎更喜歡利用各種理由進行各種促銷,其中就有大打運費牌的。6月18日是京東商城店慶日,京東商城當天發起“618京東店慶,全網快遞我買單”的活動為全網快遞費買單。
京東商城公關部表示,自建物流的最主要目的是提升服務質量,降低成本、提高運營效率,未來也會通過降低商品售價、降低快遞運費等形式進一步給消費者讓利。
鏈接
國家郵政局:聯邦快遞和UPS未獲國內快遞牌照
除了京東商城以外,國家郵政局6月21日公布的快遞年檢名單,聯邦快遞和UPS的赫然在列也引起外界關注,并引起對上述兩家洋巨頭獲得國內快遞牌照的討論。對此,國家郵政局明確表示,聯邦快遞和UPS目前仍未獲得國內快遞經營許可證,尚在審批程序。
據稱,此次公示名單的企業經營的業務包括國內業務和國際業務,而UPS和聯邦快遞則是因之前獲準經營國際快遞業務而參加審核,與此前兩家公司申請國內快遞業務無關。
但業界認為,外資快遞公司進入中國已不可避免,國家郵政局對兩大巨頭的審核已經沒了懸念,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目前,國有、民營、外資快遞企業業務量市場份額分別為29.4%、67.6%和3.0%,但業務收入市場份額卻分別為35.8%、49.4%和14.8%,這表明洋快遞在經營能力上有著明顯優勢。
業內人士認為,在短期內,洋快遞在中國只能顧及高端客戶,對國內快遞的沖擊并不會太大,但隨著洋快遞在國內布局完成,那時候,真正的競爭就來了。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根據抗原性的不同,內毒素可分為A、B、Ca、Cb、D、E...[詳細]
- 童錫來:2025年中國生豬養殖供給市場分析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