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價格不斷下跌 行情遇冷
受國內外供需形勢影響,鐵礦石的價格不斷下跌,現貨大量積壓,鐵礦石掉期交易也創新高。
自去年10月起,國際鐵礦石價格一直震蕩下跌,至今仍處弱勢盤整狀態。在市場的最大需求方中國,截至6月18日,中國港口鐵礦石庫存為9716萬噸,周環比增加70萬噸。而在5月,中國港口鐵礦石庫存量還曾過億噸。
而5月份當月,新加坡交易所(下稱“新交所”)鐵礦石掉期清算量(成交量)創出767萬噸的單月紀錄,鐵礦石掉期持倉量達到618萬噸的歷史新高。新交所鐵礦石掉期清算占全球清算量的95%左右。
這背后,不僅有礦業企業對鐵礦石價格控制的意圖,也有對價格走勢心里沒底的中國鋼廠與貿易商的加入。
對沖與價格
接近新交所的人士認為國外礦山企業的參與是使交易量出現新高的原因之一,同時,國內企業參與國際鐵礦石掉期市場的步伐在加快。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國外礦山企業在鐵礦石價格在130美元/噸附近已出現一些做多行為。正常情況下,礦山企業作為鐵礦石供應方應在掉期市場做空,近期其“逆向”而行,張佳賓判斷,礦山企業很可能是想用掉期市場的繁榮拉升鐵礦石掉期價格,從而帶動現貨市場價格。
在全球鐵礦石市場,來自巴西的淡水河谷、來自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和力拓三大礦山企業占據著市場70%左右的份額。上述做法是三大礦山企業的慣用招數,尤其是國際鐵礦石價格從2011年9月初的高位181美元/噸降至現在120~130美元/噸之時。
去年新交所掉期市場交易量為4340萬噸,雖然這一數據已是2010年的近2.5倍,但總體規模依然偏小,掉期市場的作用側重在了價格發現上,而且張佳賓認為,大資金容易在此市場上彰顯其控制力。
大型現貨企業及國際投行已先后入市。國際炒家的玩法之一是,礦企與投行訂立合同,約定未來某月賣礦石給投行。雙方會以當月英國《金屬導報》等機構公布的現貨算術平均價作為結算價進行價差結算,但不用實物交貨。鋼鐵廠也會與投行訂立合同,約定未來某月從投行買入礦石。
投行既是買家又是賣家,其要保持賣價高于買價才能讓自己獲益。
正是在5月下旬中國鋼鐵產量及鐵礦石進口量一路下滑之時,分析師表示,交付中國的鐵礦石現貨價格今年平均可達150美元/噸,2013年升至165美元/噸。
某參與中國鐵礦石期貨設計的人士認為,在中鋼協帶動下,中國雖已推出了鐵礦石指數和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但上述指數和平臺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尚不確定。不過在5月,全球鐵礦石現貨交易方式的多樣化明顯提速,而這也助推了掉期持倉量的增長。
業內人士認為,從長協年定價到季度、月度定價,從指數推出到現貨交易平臺的啟動,使得企業自發向掉期與期權、期貨市場靠攏。在全球鐵礦石期貨市場尚不成熟時,掉期市場成了現貨企業能夠再次扎堆的唯一領域。
行情與壓港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今年至今,新加坡交易所的鐵礦石交易市場已有70%左右的交易者來自亞洲,主要是中國。這一群體的交易量不是很大,但參與者的數目卻增長很快。第二是,除現貨企業之外,國內越來越多的投資公司開始參與到鐵礦石衍生品市場中來,這些企業進行的都不是單邊的買賣操作,而是配合著一系列策略。
目前新加坡鐵礦石掉期參與的對家企業超過300家。中國在新加坡交易所參與鐵礦石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企業有200家左右,其中貿易類企業占了一半以上,此外包括一些鋼廠,尤其是民營鋼廠。
據唐山國豐鋼鐵相關負責人介紹,按國內政策,國有企業只能在國際期貨市場做套期保值,不能做投機。而即使做套保也要先拿到國務院國資委的批文,這使得國有企業做鐵礦石衍生品熱情不足。
對其他類型的企業而言則無此限制。調研也顯示,國內一些中小型貿易商正越來越多地加入到掉期大軍中。而這批人擁有目前中國壓港鐵礦石數量的30%。
一位參與鐵礦石期貨交易的國際貿易商告訴記者,在他們的印象中,今年是市場低迷最厲害的一年,同時也是最看不準行情的一年。
由于其采取的是先找下家再采購的方式,目前其依然在進貨,哪怕市場成交清淡。而在他周圍,有部分貿易商已在衍生品市場鎖定了部分風險,所以即使礦石壓港,這些貿易商也并不急于出手自己的貨物,而是仍想靜觀其變。
只是,由于現貨礦品位和期貨合約品位不一樣,企業還不能做到100%對沖。由于國內下游需求不振、前期判斷不準加上后期對沖風險的策略和工具不足,以及目前處于鐵礦石采購淡季等因素,使得部分貿易商將鐵礦石堆積在國內港口。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根據抗原性的不同,內毒素可分為A、B、Ca、Cb、D、E...[詳細]
- 童錫來:2025年中國生豬養殖供給市場分析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