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鋼鐵企業銷售利潤率僅0.13%
鋼鐵巨頭全面虧損
從去年四季度鋼材價格大幅下跌以來,國內鋼企利潤大幅下滑,產能過剩嚴重,鋼鐵巨頭已瀕臨全面虧損。一鋼鐵業內人士稱,國內鋼鐵企業產能嚴重過剩,但減產仍很難,“因為鋼企不僅是納稅大戶,也是創造產值的大戶”。
今年上半年,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鋼協)會員鋼鐵企業銷售利潤率,由去年同期的3.06%降到了0.13%。
7月31日上午,中鋼協在北京舉行今年第二次信息發布會,披露了上述信息。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上半年,中鋼協74家會員鋼鐵企業累計實現利潤僅23.85億元,同比大減95.81%;其中,虧損企業虧損額達142.48億元,虧損面達到33.75%。
“行業實現利潤水平已經極低并處于虧損邊緣,如果除去投資收益,鋼鐵主業實際處于虧損狀態。”中鋼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長富說。
據內部測算,扣除投資收益,鋼鐵主業上半年實際虧損達13億元。
今年以來新增粗鋼產量
“全部來自中小企業”
從去年四季度鋼材價格大幅下跌以來,鋼材價格一直呈低位波動運行態勢。今年春節后,隨著天氣轉暖,鋼材價格有所回升,但由于鋼鐵生產增長較快、庫存水平偏高等因素影響,4月下旬后價格呈持續下降態勢。
據監測,最近一周,“我的鋼鐵”綜合鋼價指數下跌了3.26%。這是自去年11月以來的最大周跌幅。
一方面是鋼價下跌,行業產能過剩,企業瀕臨虧損;另一方面,鋼鐵產量仍在增長。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上半年全國共生產粗鋼3.57億噸,同比增長1.8%。同期,中鋼協會員企業粗鋼產量同比下降0.1%,同比減產31萬噸,74家會員企業中有33家企業產量同比下降。“但非會員企業產量卻大幅增長了12.9%,也就是說,今年以來的新增粗鋼產量全部來自非會員的地方中小企業。”張長富說。
此外,張長富指出,鋼鐵產能過剩是全球性問題。國際鋼協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62個主要產鋼國家和地區2012年5月份產鋼1.31億噸,同比增長0.7%,產能利用率為79.6%。國內如果按照9億噸以上產能計算,按5月份粗鋼日產水平,產能利用率也不足80%。
以產頂進?
“鋼鐵行業苦日子才剛剛開始。”7月30日,中鋼協會長朱繼民在中鋼協四屆四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上這樣說。
張長富昨日說,“從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和市場需求分析預測來看,國內鋼鐵企業要做好迎戰困難和長期‘過冬’的思想準備。”
以上種種訴苦之聲背后,是中鋼協今年以來持之以恒的“救市”呼吁。
7月30日,朱繼民曾說,目前中鋼協正在對鋼鐵企業經營中面臨的困難進行匯總,并著手準備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減稅來緩解企業當前的困難,比如對企業節能減排、淘汰落后、以產頂進、兼并重組等工作給予財政支持和稅收優惠;并且呼吁對國內礦山開發等給予必要的減免稅政策,并免交各種基金和收費等,希望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所謂“以產頂進”政策,即以國內生產的產品頂替進口的產品。該政策曾于1998年實施于鋼鐵業,并于2005年取消。在“以產頂進”政策下,經過批準的鋼鐵企業,以不含稅價格銷售給加工出口企業的“加工出口專用鋼材”,實行全額退(或免抵)增值稅。該項政策一旦恢復實施,將使一部分外需轉化為內需,進而增加部分高端產品的市場需求。
不過,能否推出,仍未有定論。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上半年出口鋼材折合成粗鋼2899萬噸,進口鋼材、鋼坯折合成粗鋼759萬噸,上半年折合凈出口粗鋼2140萬噸,同比增加436萬噸,增長25.6%。
“減稅不能治本”
“鋼鐵企業對減稅的呼聲還是蠻強的。”MySteel研究中心主任曾節勝說。
曾節勝參加了工信部7月18日在京召開的2012年鋼鐵行業運行分析座談會。
“在鋼材出口這塊,目前,冷軋、石油天然氣用的鋼管、合金鋼、不銹鋼有9%至13%不等出口退稅。”曾節勝說,“我們對高端板材種類分得不細,在合金鋼方面,稅則號是比較籠統的,這就造成出口的總量很大,但并不都是高端板材。這樣的出口退稅容易在國際貿易中引起摩擦,最終限制了真正高端的產品的出口。”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中鋼協副秘書長李新創表示,撇開外部因素,鋼鐵行業的核心問題在于同質化競爭嚴重、集中度過低、供大于求的壓力巨大。他認為,對鋼鐵企業而言,“減稅”所針對的并不是造成目前困境的根本原因,能起到“改善”的作用,但不是包治百病的良方。
一位鋼鐵業內人士表示,國內鋼鐵企業產能嚴重過剩,但減產還是很難。“很多地方的政府會說‘不能減產’,因為鋼企不僅是納稅大戶,也是創造產值的大戶。”他表示,“以韶鋼松山為例,廣東市場本身是缺鋼的,外地鋼廠虧損的同時還有貨流進廣東,那韶鋼松山更舍不得減產丟份額了。”
“虧損的企業,要么退出,要么苦練內功,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把各個環節發揮到極致。”李新創說,國內鋼企習慣了過去的黃金時代,也需要學會適應過苦日子,越是艱難,越需要改革和勇氣。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目前我國物聯網芯片產業鏈各環節基本完善,參與者眾...[詳細]
- 李明?。?/b>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