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車企擴張過度 售后滿意度七年首降
日前,中國汽車售后服務滿意度報告顯示,國內汽車因過度擴張,售后服務滿意度已大幅下滑。
盡管總體售后服務滿意度指數與2011年相比僅僅是略有下降,但這一由上行轉為下行的趨勢“切換”,令原本就飽受壓力的汽車流通行業背上了更沉重的負擔。
據業內人士分析,滿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汽車行業無法跟上近年來中國汽車銷量的爆炸性增長。
事實上,各路車企為了盡快占據市場份額,渠道網絡的大面積鋪開和渠道下沉已經成為近年來的規定動作。這種疾速擴張,使得經銷商在“服務顧問”和“經銷商設施”方面的短板更為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本土品牌的售后服務滿意度下降幅度明顯大于跨國品牌,兩者間的滿意度差距進一步擴大。
過度擴張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在過去四年中,中國汽車市場新增了近4000萬輛乘用車,為了更快地進行渠道鋪建,中國汽車制造商不得不積極地擴展經銷商網絡。J.D. Power此前進行的中國經銷商滿意度研究顯示,2011年授權經銷商的數量與2010年相比增長了14%。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經宣布計劃在短期內擴張經銷網絡的汽車企業就多達十幾家。其中,通用計劃在華新增600家經銷商;福特計劃增加110家;奔馳計劃新增40家經銷商;一汽-大眾計劃到2015一級經銷商由現在的445家增至800余家。
此外,市場上還有不少新進入者在招募經銷商,如觀致汽車、廣汽菲亞特、長安PSA、北京汽車等。
事實上,經銷商網絡的拓展無法與汽車保有量的擴張實現同步增長。在梅松林看來,這一現象已經導致客戶滿意度下降,尤其在“服務顧問”和“經銷商設施”方面更為明顯。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在網絡擴張的前提下,為了提供達到客戶所預期的維修保養服務水平,每個服務顧問接待的業務量需要平均增加10%以上。但是受制于經營壓力和成本控制,很多經銷商無法達到這一目標。
此外,在業內人士看來,經銷商利潤下滑,也是售后服務滿意度下滑的原因之一。根據對59個城市和38個汽車品牌的1605家經銷商調查顯示,處于盈利狀態的經銷商占比從2010年的81%降至2011年的63%;出現經營虧損的經銷商占比則從2010年的9%增加到2011年的20%。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有形汽車市場分會理事長遲亦楓透露,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受廠商單車利潤率下滑的影響,2012年全年中,經銷商的平均利潤至少將比去年下降10%。在這一背景之下,控制成本成為經銷商的權宜之計,而在售后服務上,則難免會打了折扣。
在此次報告中,客戶服務滿意度的排名前三位的,均為近年擴張較為穩健的日系品牌。其中廣汽本田高居榜首;東風本田和廣汽豐田并列第二;緊隨其后的是東風雪鐵龍和東風標致。
自主落差
渠道的擴張、利潤的攤薄導致售后滿意度下滑,這一點在自主品牌中表現得更為明顯。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與自主品牌所面臨的銷售壓力以及經銷商利潤率降低不無關系。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目前,在北京的自主品牌4S店,通常一輛自主品牌轎車利潤在1000元至4000元左右。一個月單店銷售100輛車,利潤大概僅為10萬至40萬元,年利潤僅為400萬元左右。
據一位經銷商負責人透露,由于很多經銷商屬于租地建店,并無土地所有權,所以在經營上容易受制于人。隨著近兩年土地成本的快速上升,租地建設的4S店經營成本和經營風險大大增加。
其次,隨著車企對價格體系的嚴格管理和車價日益透明,經銷商的資金投入成本也大幅提升,再加上人才稀缺和管理問題引發的人工成本增加,經銷商利潤率不斷被擠壓。
此外,據遲亦楓透露,由于自主品牌的消費者對價格非常敏感,大部分都只是買車,過了質保期之后則不再在4S店進行維修保養,這無形中導致自主品牌的經銷商的投資回報率很低。“同樣的維修換件,汽配城的價格只相當于4S店的一半。那些對價格在意的消費者,很難長期在4S店進行維修保養。”
專家稱,2012年,隨著國內乘用車銷量增速的放緩,來自新車銷售的利潤持續下滑,售后服務已經成為經銷商利潤的重要來源。調查數據表明,經銷商新車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已由2010年的69%下降至2012年的61%;其中由新車帶來的利潤占比則從2010年的48%下降至2012年的39%。
一個可喜的變化是,超越行業平均水平的本土品牌數量已由2008年的一家沒有發展到2012年的6家。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銷量前三的本土品牌——奇瑞、長城、吉利的售后滿意度,在2012年仍處于穩步提升狀態。其中,吉利旗下的三個品牌——帝豪、英倫和全球鷹都在行業平均水平之上。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建筑節能政策上,從“十二五”的標準奠基、“十三五...[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b>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