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銅市需求低庫存壓力大 銅商急尋出口通道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獲悉,國內銅市目前因需求不振,庫存壓力大,同價內低外高,銅商不堪壓力,正謀求國外出口通道。
占全球消費40%的中國市場驟然退熱,對于銅市而言,堪稱噩耗。
中國海關總署日前發布的初步數據顯示,2012年4月國內未鍛造銅及銅材進口37.5萬噸,環比下降18.8%。另據市場人士預計,4月中國精煉銅出口量或超5萬噸,創出近年來新高。
近期海外機構逼倉國內銅企的傳聞,使得國內銅庫存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日前江銅子公司江銅國貿宣布未來兩月將擴大精煉銅出口數量,有市場傳言稱,貿易巨頭嘉能可在海外市場逼倉江銅。盡管該傳聞未被證實,但眼下國內銅市需求不振、高庫存壓力下,企業謀求出口,的確是不爭事實。
保稅區銅庫存轉口回流
國內銅價低,國外銅價高,有差價,自然會有人出口。
外高橋保稅區地處上海浦東新區北部,緊靠外高橋深水港區,區內涉銅保稅倉庫眾多,是國內最大的進口銅集散與流轉中心,區內銅庫存狀況也被業內看做是反映銅市供需狀況的重要風向標。
自去年以來,持續攀升的保稅區銅庫存已引來市場廣泛關注。盡管“高庫存”標簽始終揮之不去,然而,近一個月保稅區銅庫存卻出現微妙下降,庫存開始回流海外。
荷丹路上的九三六倉庫,是上海國儲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在外高橋保稅區內下設的倉儲中心,也是上海期貨交易所指定有色金屬交割倉庫之一,庫內銅庫存量在保稅區內排名靠前。
該倉庫經理助理羅晨捷介紹說,庫內進口銅基本都是春節后那段時間大量到庫,當時銅價大跌吸引商家買貨,而這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用于融資。目前保稅區庫容處于歷史高位,90%以上的有色金屬倉庫已經接近飽和。
“近期我們倉庫的周轉有所加快,以前只進不出,最近有幾千噸庫存出庫。”羅晨捷特別提到了近來保稅區庫存外流的現象。他說:“現在的行情利于轉口,很多貨都在報關轉口韓國、新加坡,原進原出。對于進口商而言,轉口并不涉及進價高低,不用支付關稅。”
行情利于轉口,其實就是國內外銅價倒掛:國內低、國外高,找到差價,自然會有人出口。據了解,近些年出現過幾次這樣的情況,最近一次是2008年金融危機后,2009年國內也曾有過大量進口銅外轉。
在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一家大型外資倉儲企業庫外十幾輛重卡大排長龍等待出貨,倉庫生意紅火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庫內銅庫存更加蔚為壯觀,除了綠化帶及必要運輸通道,空余場地已是鳳毛麟角。與九三六庫類似,4月中旬以來,這里也有部分銅庫存轉口。
據該外資倉儲企業業務經理介紹,公司是中國保稅區最大的銅倉庫,在韓國和新加坡是LME的交割庫。過去兩周,中國庫內進口銅已經大量往外轉口到韓國,出庫量約為三四萬噸,目前該倉庫銅庫存在10萬噸上下。“之前庫里壓了很多銅,因為需求不好,庫容一直都是滿的,高峰達到過15萬噸,至少70%-80%是出于融資目的。但現在這個價格,貿易商進口銅肯定是虧錢的。倉庫生意倒不錯,我們銅倉儲費0.7元/天,出庫入庫費收取50元/噸,也為客戶提供倉單質押服務。”他說,“庫存流轉加快,對我們來說是好事。”
4月中旬開始銅庫存大規模轉口,這在保稅區倉庫較為普遍。有業內人士預測,4月國內精煉銅出口量可能非常可觀,或超5萬噸,這樣的情況證明國內消費疲弱。而轉口或與LME交割有關,從外高橋運至LME韓國倉庫僅需1周,從出庫時間分析,正好能趕在5月第三個星期三交割日之前。
非保稅庫進口銅銳減
非保稅庫的冷清,反映了國內銅市的消費低迷。
與保稅庫的相對紅火形成鮮明對比,國內非保稅庫如今卻是異常冷清。
南大路上的中儲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大場分公司是中儲股份下屬公司,位于上海寶山區境內的大場地區,毗鄰上海鐵路桃浦站。公司占地面積28萬平方米,分為三個作業地塊,擁有四條鐵路專用線。以有色金屬倉儲為主的是2號倉庫,該倉庫也是上海期貨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
倉庫門口沒見運貨車輛,庫內不少空地閑置,對于倉庫來說,顯然生意不好。
“我們這里進貨量比以前要少50%,倉容量不滿,銅庫存大概也就4萬噸,目前國內大部分銅庫存還在保稅區內。比如原來我們每天要有2000多噸進口銅到庫,現在只有700噸至800噸,以前忙的時候馬路兩邊都是車子。”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大場分公司副總經理陳明貴稱。
在倉庫堆場里,庫內銅庫存多數都是國內生產的,進口銅占比很少。
非保稅庫進口銅到庫量銳減,直接原因也是不合理的比價關系。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目前銅的內外盤比價在7.16附近,對應的進口虧損約為2800元/噸,此前進口虧損一度超過4000元/噸。與保稅庫不同,非保稅庫沒有保稅功能,到庫進口銅必須清關完稅,因此現階段進口商更愿意將進口銅庫存放置在保稅區內,盡管保稅庫倉儲費較非保稅庫高出一倍還多。
保稅庫與非保稅庫的冰火兩重天,深層次反映的則是國內銅市的消費低迷。
陳明貴表示,非保稅庫主要對接下游市場,出庫一般都用于下游消費,其庫存周轉快慢是銅市真正的晴雨表,比較能反映實際需求狀況。“我們庫現在是進出都少,周轉量同比降幅超過兩成,這樣的情況說明下游消費肯定是不行的。我們和保稅庫不一樣,現在他們忙,我們不忙,也說明國內銅市正處于低谷。”
銅市下游消費確實不盡如人意。金川集團內部人士表示,今年相對往年要差一些,下游消費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隨用隨買,不會特別囤貨。1-4月份國內銅的生產總量是下來的,包括下游線纜企業、空調企業業績都沒有明顯提升,有部分銅被動轉化為庫存,對于這樣的情況,市場還是有一些擔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