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銀行小微貸款出亂象 利息21%直追高利貸
渣打銀行在中國發展并不太順利
渣打銀行的小微貸款業務,可能只是“看起來很美”,其長期高調宣稱做“小微企業最佳金融伙伴”的承諾,在實際操作中卻未能一諾千金。
“150萬一分沒貸成,卻要我付了4.2萬手續費,渣打的做法就像設了一個套。”
6月7日,廣州黑馬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黑馬科技”)董事長馬先生向時代周報投訴他在渣打銀行的貸款遭遇時,顯得情緒激動。
“渣打銀行的客戶經理先說可以貸給我公司150萬,讓我趕緊去辦貸款手續。等手續辦完之后,就拼命催我趕緊把4.2萬手續費付了,說付了手續費就放款。結果是,等手續費付了之后,渣打銀行卻說貸款名額沒了,手續費也不能退”。
而在此之前,馬先生則以個人名義向渣打銀行貸了一筆44萬的三年期貸款,卻付了16萬利息,這個高達21%的利率,并未像渣打對外宣稱的那樣真正為小微企業貼心服務。
馬先生認為,整個事情似乎就像一個“套”,他不理解渣打銀行也會做出這種事情。
他進而表示,“我這輩子不會再跟外資銀行打交道,也會提醒我的客戶躲開它們。”
也許,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大名鼎鼎的渣打銀行為何會出現上述事件呢?
面對記者6月6日的采訪要求,渣打銀行(中國)公司始終保持回避,其公關部負責人兼傳播總監宋豫女士先是要求記者呈送詳盡的采訪提綱,拿到采訪提綱后,宋又稱公司負責人“是空中飛人,他很忙,總是全世界飛,電話采訪也無法安排”。最后,宋豫竟向本報如此表示:“我端午節三天假期已早有安排,等節后再聯系吧。”
150萬貸款設陷:4.2萬手續費打水漂
作為一名精明沉穩的生意人,馬先生沒料到自己會在渣打銀行這里栽跟頭。
“這筆4.2萬手續費,直到現在渣打銀行都置之不理”,6月8日,馬先生向記者證實。
馬先生的遭遇要追溯到2010年,據其介紹,當時渣打銀行的客戶經理主動找到他,稱渣打銀行有個新的貸款項目,可以貸款150萬元給他的黑馬科技公司。
“他介紹的這個貸款品種,就是中小企業無抵押貸款”,馬先生向記者描述:“當時描述得天花亂墜,我們以為天下掉了個餡餅”。主要因為是渣打銀行,馬先生就同意了向渣打銀行貸款。
隨后,上述渣打銀行的客戶經理就告訴他,150萬貸款已經批下來了,只要付4.2萬元手續費付了就可以拿到貸款。事實上,當時馬先生的公司流動資金很緊張,但客戶經理一再催要先付手續費才能放貸。
幾經籌措,2010年11月29日,馬先生將4.2萬元的手續費打入黑馬科技在渣打銀行的賬戶上,這筆錢當日就被渣打銀行扣掉。
記者查閱到了相關憑證,據黑馬科技的財務人員易小姐介紹,她是當時的貸款經辦人,負責與渣打銀行一位毛姓客戶經理對接,她向記者出示了一張發票,發票的金額一欄為“42000”,收款方為“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廣州分行”,并蓋有“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廣州分行”的公章。易小姐還向記者出示了渣打銀行扣款通知書和賬單明細,在“過賬內容”一欄均標明4.2萬元為“貸款手續費”。
但讓馬先生想不到的是,這個“餡餅”最后變成了“陷阱”。渣打銀行客戶經理口中的“已經批下來150萬元貸款”,黑馬科技最后并沒拿到,而手續費銀行也拒絕退還。
為什么150萬沒有貸到,銀行對此有何解釋?馬先生稱,“銀行沒有解釋”。至于為什么手續費不退,易小姐稱,她曾問過毛經理,毛經理告訴她,因為銀行前期有做工作,這些錢都是要付的,所以手續費不能退還。
除手續費之外,還有一事令人費解。據易小姐回憶,付手續費前,她曾帶著黑馬科技的公章去渣打銀行辦手續,毛經理讓易小姐在合同上蓋章,但毛經理稱因渣打銀行的公章不在她手里,需要蓋上渣打銀行的章之后,才能把合同給易小姐。然而,當易小姐再與毛經理聯系時,對方回答,合同已經歸檔了,查不到了。
“合同應一人一份,不可能渣打單方保存,”馬先生說。
記者為此6月11日致電渣打銀行毛經理,她說,自己現已不是渣打銀行員工,但她承認確實給黑馬科技批過一個貸款,具體數目不清楚,黑馬科技也付了手續費,至于貸款為何不給黑馬科技?毛的說法是,銀行曾多次催黑馬科技使用這筆貸款,是公司自己不用。
貸44萬利息16萬:利率21%近高利貸
事實上,這筆最終“落空”的150萬貸款,并不是馬先生和渣打銀行的第一次交道。
早在2009年,馬先生就曾在渣打銀行得到一筆金額為44萬元的三年期貸款,與第二筆150萬的貸款相同的是,都是渣打銀行主動找到他。
對此貸款,馬先生向記者表示,這筆44萬的貸款他付了近16萬的利息,他認為利息偏高。
那么,這筆44萬的貸款年利率究竟有多高呢?
幾經輾轉,記者拿到了黑馬科技在渣打銀行的賬戶明細單,其中顯示,黑馬科技每月需還款16577.03元,一共要還36期。那么,三年后總計要還給渣打銀行近60萬元,年利率為21%。而央行官方網站的數據顯示,2009年時,三年期貸款的基準利率為5.4%,這就意味著,渣打銀行給黑馬科技21%的貸款年利率,相當于基準利率的3.9倍。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2024年,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334862萬千瓦,同比...[詳細]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