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貿形勢嚴峻 困難甚于2009年金融危機
今年年初,中國政府制定的外貿增長目標是10%,但目前看來,這個目標已基本無法實現。
接近政府的權威消息人士透露, 商務部高層以及廣東、江蘇、浙江等外貿大省商務主管部門負責人在廣交會調研時明確表示,從當前貿易形勢看,年初制定的增長目標已經無力達成。江蘇、浙江、山東等省份年初設定的外貿增速目標分別為8%、10%、10%,而三省外貿系統高層均判斷最終增長率預計只有3%左右。
美國市場占比更多的廣東省形勢略好,該省外貿系統高層則判斷,7.5%的外貿增速目標能否達成有變數,預計最終增速在6.5%左右。
商務系統進一步認為,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福建以及上海和北京,七個區域占中國貿易總額超過八成,這些主力省份的增速目標無法達成,全國10%的增速目標也無望實現。
事實上,新一輪的外貿調研風暴似已啟動。
9月貿易數據對外發布翌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即召集廣東、江蘇等多個外貿大省商務部門負責人赴京會商外貿形勢。廣交會期間,商務部部長陳德銘也調研走訪企業,并召集多省商務部門官員以及典型企業座談。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更早之前的8月末,溫家寶總理也親自趕赴廣東調研貿易形勢和企業轉型,國務院于隨后的9月16日出臺了穩定外貿增長的“國八條”,涵蓋了加快出口退稅進度、融資、出口信保、貿易便利化等八項支持政策。
上述消息人士說,目前調研最為關注的是兩個話題,一是當前的貿易形勢,外需情況,二是產業轉移和訂單轉移的現狀。
據了解,廣東省政府高層在調研時說,廣東的產能轉移分兩種,一類是投資的轉移,主要涉及紡織服裝、制鞋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第二類是訂單的轉移,企業仍留守廣東,但新增訂單就已經轉移到東南亞各國。不過從監測來看,廣東還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工廠遷徙,但是訂單的轉移則較為普遍。
中國力爭保份額
商務部在廣交會調研時指出,綜合近期對各方調研的結果判斷,今年四季度以及未來一年,國際市場的萎縮會成為常態,未來三五年內,歐債危機的影響仍然揮之不去,當下僅僅是服下止痛藥,卻沒有治本。而美國大選以及中日釣魚島的紛爭,美日市場也難有根本性好轉。中國外貿的增長點新興市場,在美歐日三大經濟體增速下滑的情況下,也難有大作為。
商務部高層在調研時說,金融危機對中國外貿的影響并非一兩年就能結束,中國外貿還是會有增長,但是緩慢的低速增長。
在其看來,雖然今年10%的增長目標完成難度太大,但是還是要盡全力保住中國商品在世界市場的總份額不下滑。而“現在看來,應該能保住”。他說,中國1-9月外貿同比增長了6.2%,而其他主要出口地區今年的增速略低一些。
秋交會的清淡與9月單月出口的破紀錄形成鮮明對比。
廣交會前三日的到會客商數無論是較今年的春交會還是去年同期的秋交會,下滑幅度均超過11%。梳理國別數據可以發現,三大傳統市場中,美國客商到會人數與去年秋交會幾乎持平,歐洲客商降幅約19%,日本客商降幅約37%。
廣交會被視作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其成交情況被認為反映了未來六個月的出口狀況。
海關總署在周末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9月份的1864億美元出口數據創下歷史最高單月水平,較上年同期增長了9.9%。消息人士透露,根據旬報的數據,9月1-20日的出口仍然增長緩慢,從最終數據來看,9月最后十天增幅相對較快。
上述廣東省政府高層判斷,廣東9月的出口雖然也是創新高,但是后續走勢仍有多重變數。他認為9月的高增長有趕“雙節”出口的因素,“四季度增速會回落,”他透露,廣交會前兩日的成交額中,機電商品的成交已經出現下降,降幅在15%左右。
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人士則介紹說,客商下單日趨謹慎,從廣交會反饋來看,家電及消費電子類產品占總成交的53.2%,增幅總體下降,機械類產品成交大多下降。他說,歐洲市場成交下降23.1%,占比降為24.6%;美洲成交下降僅為7.5%,份額為27.8%。與非洲成交略降0.3%,占比也快速上升到10%。
外需萎靡難逆轉
不僅僅是作為先行指標的廣交會預示著明年貿易的不景氣。
前述廣東省高層表示,廣東與日本的經貿數據上也出現了下滑。廣東9月份對日進出口額下降了2%,其中進口下降了5.1%,進口的下降影響了日資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日資企業在珠三角的工廠其核心零部件仍然依賴于從日本進口,以汽車為例,當前的本土化率在80%左右。
華為、中興的美國安全門事件同樣引起經貿系統高層高度關注。前述人士說,測算下來,廣東華為和中興一年的出口額大概是130億美元,占出口重鎮深圳市的年出口額比重約10%,同樣,若考慮到為其配套的產業鏈條上的其他企業,受影響的遠不止這130億美金。
不過,偏重美國市場的廣東,受益于美國市場的企穩,增速基本與全國平均水平持平。該省外經貿人士說,經過數學模型的測算,全年增速在6.5%的可能性較大,比年初目標低了一個百分點。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生豬產業已經演變成農村居民重要收入來源和城鎮居民...[詳細]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