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當業夾縫中求謀變
2014-03-13 14:13:46 責任編輯:張澤偉 來源:國培機構
突圍:從加強宣傳提高公眾認知度開始
在業內人士看來,典當行業發展與否與當地民營經濟興衰存在密切關聯。江浙一帶,民營企業的起步和發展資金基本來自民間借貸,而典當行便是民間借貸中的“大戶”。事實上,典當行業早已有之。建國初期,典當行被當作“剝削余孽”而存在,爾后在文革期間全部消失殆盡。直到改革開放后,搭上民營經濟發展快車的典當行才在全國范圍內逐步恢復、興起。
清遠建市后,典當行業日漸興起。即便歷經近30年的發展、轉型,其傳統當鋪的形象仍未改變。清遠多位受訪市民表示,去典當行質押物品,不過是“走投無路”的最后選擇。在他們印象中,現代的典當行與傳統當鋪本質無異。事實上,典當行業的經營領域,早已從單純典當生活物品邁向了幫助企業實現快速融資。
加上寄售行時有違規操作,在“剝削”之外,典當行又新增“騙取質押”這一標簽。即使典當行業也曾多次澄清,固有標簽依然撕之不去。陳國友告訴記者,曾經有一年輕人急需一筆錢去給其父親治病,準備將房產證質押,不料前腳剛跨進典當行,父親后腳就跟進并大吼,“就算死了,也不要借高利貸。”
陳國友覺得甚是委屈。他很是不解,市民對典當行的固有印象,為何如此嚴重地制約典當行的發展。不僅如此,就連典當行本身的定位也頗有尷尬。它跟金融掛鉤,但又不屬于金融領域,只是帶有濃厚金融色彩的民間融資機構。金融部門無法進行監管,只能交由經信部門這個管內資的部門監管。
早些年,開辦典當行無需太多資本,政府的監管也嚴格,這就導致清遠典當行形成了“數量小、規模小”的特點。“說白了,典當行業就是在自生自滅。”陳國友說,即使市場對典當行不了解,公眾又缺乏認知,政府也沒有進行大規模宣傳。
很顯然,撕掉固有標簽重塑形象進而打響突圍戰,成為清遠典當行業不得不解決的難題。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b>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