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四)加強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提高國家專項資金規模,支持煤炭工業科技基礎理論研究,支持共性和關鍵技術研發。鼓勵企業與科研院所加強協作,開展技術創新。建立煤礦重大技術裝備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機制,加快推進國產化。建立國家清潔煤先進技術推廣應用工作領導和協調機制,促進清潔煤技術產業化發展。支持大型優勢煤炭企業增加科技研發投入,建立技術中心或工程技術研究院,發揮科技攻關主體作用。積極擴大高等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煤礦主體專業招生規模,通過定向招生或訂單培養模式,推進煤炭企業變招工為招生,落實煤礦從業人員崗前培訓和在職繼續學習制度。鼓勵和支持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增設煤炭工業急需的學科專業。
(五)增強煤礦安全保障能力。落實煤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推行煤礦企業領導干部下井帶班制度,實行企業負責人安全責任事故任職資格終身否決制度。加強煤礦安全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開展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夯實安全基礎工作。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設施“三同時”制度。提足用好煤炭生產安全費用。繼續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引導地方財政和企業加大投入,加強煤礦安全改造和災害防治。煤礦企業應當依法為職工參加工傷保險,繳納工傷保險費。完善職業健康法規標準,加強執法檢查,保障煤礦職工健康。探索實行全員安全生產風險抵押,積極穩妥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加大事故責任追究處罰力度。
(六)加快煤炭運輸通道建設。加快建設蒙西、陜北至湖北、湖南和江西的煤運通道,推進蒙冀、山西中南部、赤錦、錫林浩特至烏蘭浩特等新通道,以及集通、朔黃、寧西、邯長、邯濟、通霍、太焦線擴能改造建設,提高晉陜蒙寧地區鐵路煤炭外運能力,大幅度減少公路長途運煤。加快蘭新線電氣化改造和蘭渝鐵路建設,建成新疆直達川渝地區的煤炭運輸通道。加快建立煤炭應急儲備體系,提高應急調運能力。建設錦州港、唐山港、天津港、黃驊港、青島港等北方港口煤炭碼頭,增加煤炭堆存規模,形成一批儲配煤基地,提高煤炭下水能力。發揮水運通道作用,提高內陸省份煤炭調運保障能力。
(七)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和礦區生態環境保護。落實國家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扶持政策,鼓勵原煤入選,優先建設煤矸石綜合利用項目,建設礦區循環經濟園區,促進煤炭工業節能減排。全面落實瓦斯發電上網加價、稅費優惠等政策,支持煤礦企業拓寬瓦斯利用范圍,提高瓦斯利用率。研究制定煤炭開發區域環境管理政策,提高煤礦生態環保標準。完善礦山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制度,推進礦區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加大煤田滅火投入,加快煤田火區治理, 保護煤炭資源和生態環境。
(八)積極推進和諧礦區建設。統籌壓煤村莊搬遷、新農村和城鎮化建設,加快完成分離煤礦企業辦社會職能,促進礦區和地方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繼續實施棚戶區改造政策,改善礦工居住條件。規范企業勞動用工合同管理,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九)支持企業走出去。研究設立境外投資專項資金,對國家鼓勵的境外煤炭重點投資項目給予支持。鼓勵金融機構通過出口信貸、項目融資等多種方式,改進和完善對企業境外煤炭投資項目金融服務。積極發揮商業銀行作用,為企業境外煤炭投資提供融資支持,對于國家鼓勵的境外煤炭投資重點項目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風險防控機制、安全風險預警機制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