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十年”終結 煤炭出路在哪里?
產能過剩,價格大跌,屬于煤炭的“黃金十年”已然終結。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增產目標始終堅挺的煤炭產能,在今年8月出現罕見的下降,同比減少800萬噸,下滑幅度2.5%。
產量降低的背后是需求的減弱,進而影響著煤炭價格。
曾經的朝陽產業如今被嘲諷為夕陽產業,在新能源一路高歌猛進的擴張下,傳統煤炭行業面臨著資源枯竭、環保壓力的挑戰,漸漸失去競爭的光環。
它曾被稱為“暴利行業”。在A股上市公司中,煤炭板塊的毛利率常年維持在30%-40%,遠遠高于其他行業,即使是煤市初見下滑的2011年,煤炭公司29.3%的毛利水平也高于其他行業平均毛利率11個百分點。
“暴利時代”激發了擴張沖動。“十一五”期間,國內煤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5萬億元,是“十五”期間的5.5倍,煤炭領域吸引了17個非煤行業進行投資。
投資熱情像一杯毒酒,讓盲目趨利的人飲鴆止渴。悶頭苦干的煤炭人或許并沒有意識到,身邊的數個煤炭基地正在迅速崛起。根據國家地礦部數據,現在登記的煤礦產能是40億噸,但煤炭需求只有30億噸。另據國統局數據,在建煤礦規模還有17億噸產能。
“限產保價”是煤炭企業唯一能夠扭轉行業命運的手段,但煤炭企業下放到地方管理的今天,大家早已習慣了各自為戰,在行情不好的時候,惡性競爭就更頻繁。“我們都希望別人減產,而自己增產,由此彌補價格下降帶來的損失。”中煤集團副總經理彭毅說。
保價格,還是保市場?一些困難企業毅然選擇了后者。這些企業煤炭資源差,開采和安全成本較高,而且職工包袱沉重,“養家糊口”成了首要目標,只有存活下來,才能等到新的機遇。
從“暴利十年”過渡到“微利時代”,只用了短短一年時間。經歷了1998年、2008年兩輪金融危機的煤炭企業,再次把重生的希望寄托在政府調控上。目前國家正在研究制訂計劃煤與市場煤的并軌制度,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煤炭行業正在加快市場化進程,市場將取代政府對行業進行深刻的洗牌。
此10年非彼10年。無論企業處在行業發展的哪一類梯隊,在需求減弱、成本上升、產能過剩、惡性競爭的疊加效應下,煤炭企業使盡渾身解數,也在劫難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1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