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活熊取膽”:保護動物還怎么發展中藥產業?
李宜平的看法雖然讓人感覺有些極端,但是在產業界卻擁有不少支持者。一位中藥企業老總就表示,中藥和西藥在文化、理論體系上完全不同,但中藥在進入西方市場時,卻被要求按照西藥理論體系接受嚴格的審核,結果可想而知。
養熊企業和動物保護組織之間的爭端其實也體現了傳統中藥產業和動物保護規則的爭端。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中國中藥材總計為12807種,其中大部分是植物藥,為11146種,約占87%,動物藥1581種,約占12%,礦物藥80多種,約占不足1%。而這些中藥材資源中,有168種植物和161種動物處于瀕危狀態。
“犀牛角、虎骨、麝香、牛黃、熊膽粉”是中藥里醫學價值較高的五味動物藥,這些動物藥多用于人類的危急重癥。其中,犀牛角、虎骨早已在我國禁止貿易和入藥。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高學敏舉了一個例子:目前國內有二百多只虎死亡,只能在冰箱里封存,不允許使用。“咱們保護虎群的目的,是要保證其繁衍,同時要為人類健康服務。當年治療骨質疏松、風濕類風濕關節炎,以虎骨為原料的中成藥這些優秀品種,現在基本停滯了,如果每個珍稀物種都像老虎這樣,慢慢下去,中藥也就萎縮了。”
周超凡則認為,在中藥材中,植物藥使用得越來越好,因為可以再生,而動物藥從本草綱目到現在的實際應用,縮小得很厲害。“動物藥只是保留了一些療效很肯定的,像麝香、牛黃、熊膽、羚羊角、穿山甲,這些用得還算好,有些動物藥現在使用的頻率已經大幅下降,未來肯定還要延續這一趨勢。”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近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愈加明顯,65歲以上人口...[詳細]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